媒体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企业风采 > 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媒体关注 >

建议:护航中医药事业从净化“泥土”开始!

2015-08-14 08:56 来源:云南信息报 发布人:代叶丽 浏览:

  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乃我国医学之瑰宝,在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屡见奇效。然而近年来,对中医疗效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中药重金属、农残超标的报道更是不时见诸报端。中药材以次充好、品质差、药效降低等因素的叠加,使得业内人士也发出了“中医将亡于中药”警告。在种种背景之下,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日,云南省发展中医药大会的召开对中医药行业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而作为医之根本的药材,能否跟得上大好形势的脚步?云南中医事业振兴和产业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中药产业发展形势大好,问题也不少

  房书亭 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

  据房书亭会长介绍,中国中药产业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敲开欧盟的大门,但就国内来说,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群众青睐中医养生、保健的功效,因此发展形势是非常好的。仅2014年,整个中药材产业,包括生物制药、原料、成药、饮片等7个行业的产值达到了2.4万亿,其中中药饮片、中成药产值达7.8亿,占了产值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都还在增加,年平均增幅达到了20%以上,大于其他工业产业的增幅。“虽然中药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房书亭指出,目前我国的中药材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生产工艺不规范、科技含量低、监管难等问题,这将是国家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中药行业重点监督、管理的方向。而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进步,我国已有不少中成药产、饮片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药品品质已经可以和国外先进的制药企业相媲美,从市场优胜劣汰的角度来说,只要监管跟上了,产品质量不达标的企业必然要被淘汰,关键是监管要到位,从业者的行业自律意识要加强,相应的处罚措施要跟上。

  药材品质应从种植源头上加以控制

  刘大会 博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

  “种植作为整个中药材行业的源头,品质是确保中药优质、稳定、可控、有效的物质基础。毋庸置疑,一旦品质不齐甚至带着农残、重金属超标的药材进入市场,将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据刘大会介绍,早在2002年的时候,我国相关部门就已开展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工作,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种植经验对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进行管理和认证,对农药的过度使用进行监管和控制。但是,面对我国中药材种植散、乱、杂的现状,中药材农残超标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云南在历史上就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之美誉,就目前市售的常用药材来说,有200种左右是以人工种植为主,300多种仍以野生为主;从药性上来说,人工种植的药材和野生药材相比,大部分药效有所降低,部分有所提高。对于药材重金属、农残超标的问题,刘大会指出,重金属超标主要与种植的土壤和施肥有关,而农残超标主要是种植户为了经济利益过度使用农药所致,这个现象在少数如三七、铁皮石斛等品种上比较突出。

  刘大会指出,重金属、农残超标不仅仅体现在中药材上,几乎所有的农副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中药行业要发展,首先就得从种植管理抓起,上市的药材应该通过加强科学种植管理、监管、药品成分的检测等多个环节加以控制,只要监管得力,和地方政府多措并举一起合作对中药材种植进行排查和监管,这样的现状是能够得到改变的。

  掺假问题、炮制工艺不达标比农残超标更严重

  刘振义 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

  “日本人曾经说过,十年前我们向中国学中药,十年后中国向我们学,当时有人对日本这位学者的话嗤之以鼻,但现在却成为了现实。虽然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有目共睹,但市场、药企的确存在着一些较为混乱的问题亟待整治、管理、规范。”刘振义谈到,在收购药材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都会对药性成分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从检测结果来看,重金属、农残超标的现象不算太明显,因为一般中药材是不需要使用杀虫剂的,最严重的还是掺假及炮制工艺不达标的问题。比如在虫草中加铁丝、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加泥沙、加重粉、用提炼过的“药渣”染色后在市场出售等等这些市场乱象比较突出,如果没有“火眼金睛”很可能就买到假药,试想一下,如果将这样的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疗效可想而知。

  除了原材料质量把关的问题,药品生产企业的炮制方法也是保证药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的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从严把质量关的角度来说,每一种药材都必须经过理化鉴别等检验待确定药材性质及含量合格后再进行浸润、清洗、切片等程序,其中,很多药材是需要特殊炮制的,如蜜制、酒制、醋制、锻制、姜制等等,一些规模较小或不规范的企业对原材料品质监管不严、加工工艺粗糙,是导致药材品质低下、甚至是无药性的一大原因。“曾经就有小孩吃了银耳后发生中毒昏迷的病例,究其原因是吃了用硫磺熏蒸过的银耳因二氧化硫超标而中毒,这就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刘振义说道。

  提供质优价廉的药材医院职责所在

  秦国政 教授/博士 云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原院长)、云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男科分会主任委员

  对于刘振义董事长谈到的市场乱象以及“中医亡于中药”论调,原云南省中医院院长秦国政不予评价,但他指出,中药饮片是中医诊疗、治病的措施、工具,中医、中药是不可能“分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关乎着群众的健康问题,所以医院对中药饮片的品质把控非常严格。

  首先,要进入中医院的药材必须经过招投标,比如一个标段有十种药材,供应商必须将标的物检验报告、样品送到医院,经检验符合后才有竞标资格,而送交的样品就作为供货样品留存于医院,竞标成功的供应商就只能按照竞标的价格和送交的样品为医院供货,如果所提供的中药饮片品质低于样品,医院就会取消供货商的供货权。

  “这么多年下来,云南省中医院正是通过了层层把关、各项机制的建立,为老百姓提供着质量上乘、价格合理的中药材。中医药要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原材料,行业自律只是一个方面,监管、处罚、科研、经费、人才培养、政策等等方面都需要再上一个台阶,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及产业链的发展。”

  背景

  政策给力,全力推动云南中医药事业发展“这些年的中药药效远不如从前了,以前只需要5克的药现在要开10克甚至15克才有效,一个是现在很多药材都是人工种植,另一个是中药材的炮制不规范,都是导致药效降低的因素,如果医生把握不好就会让疗效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人们对中医的不信任,如果不从源头上控制好中药材品质,中医亡于中药这样的论调就不是危言耸听了。”一位从事中医工作30多年的老中医这样告诉记者。

  近年来,关于中国药材重金属超标、农残超标的报道并不少见,中药材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更是各大药企严防死守的“关卡”,作为中医的“武器”,药材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事业及产业链的发展。在7月9日召开的“云南省发展中医药大会”上明确指出,云南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特别是民族医药人文资源独特,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好保护、扶持和发展中医药的职责,定期协调、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关心、重视、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格局,同时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完善机制、优化政策等措施,全力推动云南中医药事业振兴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