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孩子生病!”儿科医生都这样做……
时间:2019-03-06 13:28 来源:淮安市中医院 作者:高燕仙 点击:次
现如今,部分年轻人只生不养,绝大多数养娃带娃的重担落到老人肩上。 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人,不但养大了儿、带大了孙,还得一个孩子带完,又接着带另一个孩子。 “心累”成了很多带娃老人的口头禅。特别是赶上孩子三天两头生病时,看着孩子神情恹恹的样子,老人们更是又心疼又心急。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呢? 推拿是仅用一双手就能解决孩子的病痛的“绿色疗法”,还能帮孩子纠正经络的偏差,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今日,淮安市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张春健亲自传授小儿推拿要点。学会了,你也能做! 带娃的家长都该学学↓↓↓ 让孩子少生病! 补脾经 作用:增强脾胃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位置:大拇指螺纹面。 操作:拇指顺时针旋转推动螺纹面1-3分钟。 清胃经 作用:清胃,通腑,促进消化。与补脾经同用。 位置:大鱼际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操作:拇指由上向指尖方向单方向推1-3分钟。 揉板门 作用:促进胃消化。 位置:手掌大鱼际。 操作:拇指揉大鱼际1-3分钟。 清补肺经 作用:增强肺功能,提高气候适应、抗过敏能力。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操作:拇指从肺经由上而下、下而上来回反复推1-3分钟。 运内八卦 作用:行气消积,化痰平喘。 位置:手掌中心(内劳宫)为圆心,圆心到中指根的2/3为半径的圆周。 操作:拇指顺时针沿圆周用运法1-3分钟。 摩囟门 作用:健脑益智。 位置:前发际上2寸处,1岁半前小儿未闭合的菱形骨凹陷中。 操作:食中无名三指并拢,缓缓摩动囟门1-3分钟。切忌按压。 摩腹 作用:调理肠道,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促进肠道运动。 位置:整个腹部。 操作:手四指并拢或全掌在腹部皮肤上顺时针圆形摩动1-3分钟。 揉足三里 作用:补益脾胃,和胃化积,促进胃运动。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嵴旁开1寸。 操作:拇指按揉1-3分钟。
捏脊 作用:调阴阳气血,通经络脏腑,促进生长发育。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一条直线。 操作:两手拇指放在脊柱两侧,与食中二指捏拿起脊柱皮肤,由下向上推进。捏五遍,第六遍捏3提1。 温馨提示:7岁以内的孩子都可以接受小儿推拿治疗,对于0-3岁的宝宝,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家庭推拿前,请家长先行咨询医生再行操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