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疗法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调整气血等,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由于拔火罐具有如此功效,则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风寒湿痹、腰背疼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风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中风、丹毒、疔疮痈肿初起等具有良好的功效,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而刺血拔罐在急性扭伤(有淤血)、疮疡顽癣、毒蛇咬伤治疗上特别显著。但是对于高热抽搐、出血性疾病、水中、大血管、妇女及孕妇腰骶部不宜拔罐。虽然拔罐有诸多的功效,适用范围如此广泛,然而拔罐原理是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人体皮肤上,有时必须谨慎,使用的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痕,以免划伤皮肤,同时因在肌肉较丰富的部位拔罐。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留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闪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然而拔罐还可结合其他手法,因选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不一,可达到多种效应。方法如:刮痧拔罐、针刺拔罐、按摩拔罐、艾灸拔罐等。
而刮痧疗法也是民间常用的特色疗法之一,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博采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所用工具是牛角板、铜钱、分币等为材料制做的刮痧板,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位单一方向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紫斑,从而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此疗法可以使局部组织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加快,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营养状况改善、血管的紧张度与黏膜的渗透性改变,并能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细胞免疫力具有增强作用,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从而可增进人体的防御机能。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此种疗法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或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是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由于刮痧具有如此功效,则在头昏脑胀、胸烦郁脑闷、全身酸胀、倦怠乏力、四肢麻木具有良好的功效,尤其是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刮痧治疗效果更好。但对于形体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因禁用此法。
艾灸更为方便,也利于操作,是其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已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具有其独特疗法。 艾灸具有其不同特点:应用范围广泛、治病种类繁多;操作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显著;特殊功效、补针药之不足;副作用少、老少皆宜。
灸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振兴机体功能的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更由于艾灸保健功效显著,而受到世人的推崇。则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寒邪、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限而至的疾病、寒湿痹痛以及气血凝滞之疾病。然灸法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故在防病、保健等具有良好的功效。
艾灸的种类比较多,并且功效各有所长。但常用治病、保健的灸术有艾条温和灸、艾条雀啄灸、艾条回旋灸等。施灸的程序也比较讲究,《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由头向右而渐下。”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胸前)。灸法一般比较安全可靠。但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也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