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艾灸治疗慢性胃炎36例疗效体会

2014-02-11 21:2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医院李琼 663100

  关键词 艾灸 ;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系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侵润为主,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存在。病变分布不均匀。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亦见增高。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范畴,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范胃,脾胃虚弱几个方面,胃痛主要部位在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痛时可以牵连胁背,或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差,嘈杂,嗳气,或吐酸,或吐清水,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证。我科从2010年以来,采用艾灸参与治疗慢性胃炎3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经治36例,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7岁,经艾灸参与治疗2-5天,症状体征消失。

  1.2 治疗方法 艾灸时取穴上脘、中脘、足三里穴。胃痛甚者加梁门、肝俞、脾俞、胃俞穴;呕吐甚者加内关、公孙穴;慢性腹泻加天枢、气海穴;大便稀薄加阴陵泉;五更泻加脾俞、肾俞穴;呃逆甚者加天突 、至阳、肝俞、肾俞穴。灸法采用温和灸,首先点燃艾灸,手持艾灸,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2-3 cm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湿热感而无灼热感为宜,每处灸5-15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度,每天施灸1-2次。施灸时可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根据患者的辨证论治,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寒邪客胃者宜散寒止痛,以良附丸加味;饮食停滞者宜消食导滞,以保和丸加减;肝气范胃者宜疏肝理气,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胃郁热者宜疏肝泄热和胃,以化肝煎加减;淤血停滞者宜活血化瘀,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胃阴亏虚者宜养阴益胃,以一贯煎加减;脾胃虚寒者宜温中健脾,以黄芪建中汤加减。同时驱出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患者化验提示炎症感染重,可加用抗生素治疗。施灸治疗室要求安静、舒适、光线充足,室温保持在22 -25摄氏度之间,必要时关闭窗或屏风遮挡病人,施灸时体位要平而稳,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烧伤衣被,灸时余灰应用弯盘接取,施灸顺序宜先上后下,先灸胸背,后灸腹部、四肢。熄灭后的艾灸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铁罐内,防止复燃而发生火患。

  1.3 结果 经治36例患者住院1-3天患者自觉症状缓解,4-5天患者症状体征消失。

  2 体会

  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治病方法,灸的基本原料是艾绒,艾灸的目的是借助艾绒燃烧之温性合药物作用,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适宜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的病症。综上所述,艾灸在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能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7月:392-396

  2 张伯萸、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0月: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