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探讨

2014-02-07 11:0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刘梅芳1,施静*,马磊2,冯斯峰2,魏天2,何天祥2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治疗机制主要是改善血小板的释放;改善微循环;影响活性物质的释放;减少心肌氧代谢的释放;以及调节体液水平;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随着针刺冠心病心绞痛的针刺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进展,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病因;针刺治疗机制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的统称。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冠心病心绞痛是三大疾病之一,对于人类的健康以及生命有着严重的威胁,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心肌会出现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绞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管腔出现狭窄或者梗阻时则会引起供血不足。该病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在中医中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厥心痛等范围[2]。中医认为发病原因是由于寒凝、气滞、瘀血阻滞心脉等。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采用针刺治疗。现主要讨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以及针刺治疗机制。

  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在于心脉不通,心脉不通主要是由于瘀血痰浊气滞。冠心病心绞痛者是由于气虚,气不足而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以瘀血为主,过多的血瘀则使得血管不通,从而在临床上产生各种疼痛[3]。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如气滞血瘀型、阴虚型、阳虚型以及阴阳虚型、气郁痰湿型等。

  1.2 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研究

  2.1血小板和微循环学说

  血小板以及凝血系统是造成血栓主要原因,血栓形成会导致冠状动脉官腔出现狭窄,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血小板膜表面A颗粒蛋白140( GMP- 140) 可灵敏、特异性地反映血小板活性, 其分子数目的增加对激活血小板活性, 形成血栓, 扩大血栓有重要意义[4]。研究表明针灸

  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小板的活性,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系统的高凝状态,从而能

  够改善血流情况。降低血液凝固性的同时能够改善身体的微循环。科学研究表明,针刺能够使得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的颗粒蛋白分子数显著下降[5]。临床研究表明,针刺人体某些穴位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同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增加冠脉的血流量[6]。另外,温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利用艾火温和的热力进行针灸,能够对针灸穴位毛细血管进行扩张,使得穴位处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能够加快,从而改善微小循环[7]。

  2.2 血管活性物质影响学说

  TXA2、PGI2 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A2 是强血管收缩剂和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PGI2 则是血管扩张物质和作用很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正常情况下, PGI2 和TXA2 保持动态平衡。患者在病变情况下,血栓素A2分泌会增加,而前列环素生成会受到影响。血栓素B2 ( TXB2 ) 和6- 酮- 前列环素FIA( 6- keto- PGFIA) 是二者稳定的代谢产物。冠心病患者血浆TXB2 水平明显增加, 6- keto- PGFIA水平下降, TXB2 / 6- keto- PGFIA( T/ P) 值增高。有临床试验发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血栓素B2水平明显要高于正常值,经过针刺后盖比值出现变化,说明针刺有一定的抑制血栓素B2的作用[8]。

  2.3 心肌氧代谢学说

  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之一是由于氧化应激作用导致心血管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等出现异常[9]。当细胞受到损失或者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受到损伤时,氧自由基以及相关的代谢产物会聚集而产生毒性作用。自由基作用是心肌缺血损伤的重要环节, 心肌缺血时, 氧自由基生成增加, 清除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造成氧自由基堆积。氧自由基最后通过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作用形成脂质过氧化物, 损伤以脂质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膜,细胞肿胀破裂,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使血小板聚集。针刺能够降低心肌缺血心肌对于氧摄取,避免有毒物质如酸性代谢产物或是CO2的残留[10]。

  2.4 其他作用机制:如针灸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体内的体液因素来进行良性调节,对机体实现多层次,多途径以及多靶点的干预来实现治疗的目的[11]。另外,针灸治疗还能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反射系统来到达治疗的目的,通过针刺治疗能够将针刺的冲动沿着躯体神经传入各级神经中枢,大脑接收到信号后会通过改变交感神经,增加其紧张性来改变心脏功能系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