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体现三焦分证用药的特点
3.2.1 上焦以入肺、胃、心经药为主,治上焦不忘安中焦;
温病发病初起,上焦病变常表现为肺经病变,治疗用药多以辛凉发表之剂。但治疗后,若病仍在肺,则加用甘凉滋润之品、滋养胃阴之药培土以生金,一则“胃土为肺金之母”,可清金保肺,保护肺津;一则固护中土,“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热邪内陷,逆传或顺传而反生他患。上焦以入肺、胃、心经药为主,正是注重上下焦脏腑之间的关系,治上焦不忘安中焦,体现了其“先安未受邪之地” 的未病防治思想。
3.2.2 中焦以入肺、胃经药为主,肺胃同治,谨防传变;
《温病条辨》中焦养阴方剂用药归经以入肺、胃经为主。中焦病理特点乃正盛邪实,邪正斗争剧烈,常可导致“胃用之阴不降,胃体之阳独亢”的病理变化。所以应用补养胃阴、化生胃液的方法,使“胃阴复而气降”。另外,入肺经的药物比例很大,因邪从上焦而来,而“肺为娇脏”,所以肺阴容易耗伤;从治疗方法上,肺胃属母子关系,胃阴不足,“母病及子”,所以肺阴必然不足。胃为十二经之海,属土。土者,万物之所归,诸病未有不过此者。同时,十二经皆秉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又土为肺金之母,胃津是肺的直接化源,所以欲救阴精须重救胃阴。以增液汤为中焦养阴生津的基础方加减运用,增液汤是养阴之方,特点是寓泻法于补法之中,用具滋补作用的药物,来达到祛邪的目的,既能攻逐实邪,又可预防阴液耗损。因而,中焦以入肺、胃经药为主,肺胃同治,另外,入心经药和入肾经药占一定比例,体现其治病时时谨防传变的思想;
3.2.3 下焦以入肝、肾、肺、胃经药为主,滋补肝肾之阴,不忘顾护肺胃之阴。
《温病条辨》下焦养阴剂中药物主要以甘咸浓浊之剂以滋填真阴,潜镇浮阳,多取质重味厚大剂浓浊之品以补其虚。所用药归经以入肺、胃、肝、肾经为主。温邪深入下焦,多致肝肾之阴亏损,甚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治疗时不仅要滋补肝肾之阴,常常还要照顾到肺胃之阴,因肾主一身之阴,肾阴不足,则五脏之阴皆易不足,在上焦者自然多肺阴不足,肺为娇脏,水之上源通过滋补肺阴以达金生丽水。在中焦以脾胃为主,而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宜致胃阴不足,故需要滋养胃阴,以达后天滋养先天。故而,下焦以入肝、肾经药为主,入上焦心、肺经和入中焦脾、胃经的药物也占相当比例,在滋补肝肾之阴的同时,不忘顾护肺胃之阴。
参考文献:
[1] (清)吴瑭.温病条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215
[2] 高学敏.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12.
下一篇:从阴阳学说浅析中医的辨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