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育症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研究表明,不育者发锌量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为用锌制剂或补肾中药治疗不育症提供了实验依据;肾虚与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少精症患者中66.7%的病例有垂体激素的改变,不仅肾虚者有变化,湿热型、瘀血型、痰湿型者也存在着垂体激素的变化,提示临床治疗在调整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异常时,除补肾之外,还有利湿清热、祛痰化湿、活血化瘀等法;从全息理论的观点出发,对精液24小时不液化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随机检测,发现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比值均有显著变化,提示精液不液化症存在着血瘀的病理变化,为运用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现代理论依据。
对中医药治疗不育症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补肾法的作用一是调整人体内分泌尤其是异常的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的功能,作用部位既可在靶腺(睾丸)以上,又可在靶腺,对中枢神经系统呈双相调节作用,能降低血液中催乳素浓度及血浆雌二醇与血浆睾酮的比值,提高血中睾酮浓度;二是改善睾丸、附睾血液循环,增强造精功能,促进精子的产生与成熟;三是改善生精内环境,提高精浆中锌含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前项运动能力,改善或消除精液、精子凝集状态。肾气丸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经典方剂,经过研究,其有效机理有三:一是改善睾丸、附睾血液循环,提高睾丸造精功能,增加老龄大鼠睾丸内谷胱甘肽浓度,影响酶的代谢,增强造精功能;二是使前列腺的二氢睾丸酮感受器的结合部位增加;三是改善血液循环、收缩输精管,从而促进精子的成熟与运输。
七、拓展了中医男科学临床研究方法
一是临床诊治病种范围不断扩大,中医诊治的病种从最初的阳痿、不育、前列腺炎等少数优势病种,己发展到现在140余种。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如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163篇文献8506例男性不育症的病因、辨证、处方用药等进行归纳、分析后得出了一些普遍性的认识;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阳痿发病的有关因素及中医发病学规律与证候学规律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与阳痿有关的易发与促成因素、中医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及证候学规律。三是突破传统认识扩宽了内治法的内涵,如阳痿“从肝论治”、 “从瘀论治”、 “从痰论治”、 “从湿热论治”等的观点突破了“补肾治痿”之定式。四是治疗方法多元化,除中药内服治疗外,还配合药物外治、针灸、食疗、按摩、气功、心理、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
上一篇:宣肺通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
下一篇:中医药防治肺癌的优势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