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便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30 |
12(40.0) |
14(46.6) |
2(6.7) |
2(6.7) |
28(93.3) |
对照组 |
30 |
8(26.7) |
9(30) |
5(16.6) |
8(26.7) |
22(73.3) |
2.2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腹痛、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治疗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 FC)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4%左右。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高,并向年轻化发展。长期便秘可引起结肠憩室、肛周疾病、结肠黑变病、泻剂性肠病等,并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同时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饮食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等。STC 是以便意淡漠及腹胀为主要症状的结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结肠蠕动存在明显障碍,结肠运动、分泌等功能下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肠神经元病变、平滑肌变性、中枢神经病变、胃肠激素异常等都只能做出部分解释。目前多采用分级治疗,首先是药物治疗,但不良反应大, 复发率高, 最终求助于手术,但患者难以接受,且其疗效尚不完全肯定。
STC 属中医学“便秘”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内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和降,胃与肠相连,水谷入口,经脾的运化输布,胃的腐熟受纳,最后将糟粕传入大肠。便秘的发生责之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异常,大肠的传导功能与肺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则糟粕能下。而传统上往往认为便秘与脾胃及肾脏关系密切,却忽略了肺的作用。《医经精义》点明“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肺比作一国之相,以治节概括其生理特点。治节,即治理调节,指肺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对排便来讲,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治理和调节大肠的气机与大肠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两个方面。如若肺的肃降失常,肺气郁而不得宣肃,脏病及腑,腑气闭塞不通,大肠传导失常,致糟粕不能变化而出,潴留肠腑;又肺为水之上源,脾之运化水液的作用,有赖于肺气宣发肃降功能的协调。肺失宣降,水液不行,则大便艰涩难行,即所谓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自拟宣肺通便汤中黄芪补气升阳具补肺健脾之功;重用生白术取其益气健脾润燥通便之效;条参补益气血;柴胡疏肝理脾、调畅气机、升清降浊;枳壳行气开胸,宽中除胀;桔梗性平味苦,即升且降,善于开提肺气,能解肺与大肠之气机,气机畅则窒塞散,上窍开则下窍通,正寓“提壶揭盖”之意。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除胀;槟榔消积导滞、缓泻通便;草决明、苏子养血益精、润燥滑肠具缓泻之力;当归补血以润肠通便;刺蒺藜疏肝散郁、祛风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在上之肺气得宣,气机调畅,在下之大肠传导功能亦可恢复,此乃“提壶揭盖”之妙用也。
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黄芪能改善脾虚大鼠胃肠推进功能,调节胃肠动力异常[6]生白术显著增强胃、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有促进胃排空及肠推动作用;枳壳具有增强肠蠕动之功,恢复肠壁肌肉的收缩力,以此来加快粪便下行;以上诸药合理配伍应用,既调节肠道生理,营养肠道及神经,又增强肠道肌肉的收缩力,促进肠壁有节律地蠕动,标本兼治。同时服药期间还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时排便,起居规律,做到药物治疗与健康保健相结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宣肺通便法能够改善结肠慢传输便秘患者的结肠运动功能,而且不刺激胃肠道, 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 1] 熊观瀛, 赵志泉, 林 琳, 等. 结肠通过时间和盆底肌电图检查对功能性便秘分型的临床意义[ J] . 胃肠病学,2004, 9( 1) : 24.
[ 2] 姜国平, 何 凌. 运脾润肠法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的影响[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6, 14( 6) :377.
[ 3] 张 丹, 夏志伟. 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 J] . 中国医刊, 2008, 43( 12) : 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31.
[6]王光明,姬爱冬. 黄芪对脾虚大鼠胃肠道动力的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54.
上一篇:“三证三法”的整体观与运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