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和鉴别】
根据患儿所出现的咳嗽症状对本证的诊断并不困难。
除咳嗽症状外,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或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可增高。胸部X线透视,可见肺纹理稍增粗,或肺部有炎症阴影。
【治疗】
1.治疗原则 外感风寒咳嗽者,治拟散寒解表,宣肺止咳。外感风热咳嗽者,治拟清热解表,肃肺止咳。内伤咳嗽者,治拟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2.常用穴位 肺经、内八卦、乳旁、乳根、膻中、肺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3.常用手法 推法、揉法、按揉法、掐法、拿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面对患儿先在头面部作常例手法即开天门30次,分头阴阳30次,揉太阳30次;继而在胸部分推膻中100次,揉乳旁、乳根各30次;再作手部运内八卦200次,清肺经300次,补肺经500次;最后分别按揉双下肢丰隆和足三里穴,每穴各1分钟。
患儿俯卧于治疗床上或医生面对患儿背面而坐,分别按揉风门穴和双指揉肺俞,每穴1分钟;分推肩肿骨100次,用擦法施于患儿背俞穴,以热为度。
(2)随证加减:外感风寒咳嗽者,加揉外劳宫30次,推上三关300次,拿合谷5~10次,拿风池10次;外感风热咳嗽者,加清肺经500次,退下六腑500次,推天柱骨100次;内伤咳嗽者,加补脾经500次,补肾经300次,揉中院200次,揉丹田2分钟,再按揉脾、胃俞、肾俞,每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咳嗽原本是一症状,应及时查出引起咳嗽的原因,以便及时正确对症处理。
2.患病期间,应适当注意休息,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为原则,禁咸禁辛辣刺激食物。
3.胸腹部注意保暖。尤其是在节气变更时更要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