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推拿频道 > 推拿治疗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

2010-04-24 21:01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治疗】

    1.推拿适应证
 
    (1)初次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者。
   
    (2)病程虽较长,但症状和体征均较轻者。
 
    (3)无严格手术指征者。
    
    2.推拿禁忌证
 
    (1)巨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
   
    (2)患有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或有严重皮肤病者。
    
    3.治疗原则 改变突出物与神经组织之间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4.常用穴位及部位 阿是、肾俞、居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昆仑、解溪等穴,及腰腿部。
    
    5.常用手法 滚法、按揉法、挤压法、点法、拿法、斜扳法、搓法、擦法,热敷法及腰腿被动运动法。
    
    6.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先从腰部施以滚法,沿膀胱经,经臀部、大腿后部、小腿后部而下至跟腱,如此上下往返2~3次以腰部为重点约5分钟左右。继而对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诸穴施以按法或点法;在患侧腰肌施掌根按揉法2~3分钟;并可将滚法和掌根按揉法交替使用。目的使痉挛的腰肌得以放松。
   
    继以上体位,分别在胸前、股前加垫枕头使腹部腾空,医生双手重叠在下腰病痛部位,做有节奏地向下挤压腰部(图155)的手法。患者一定要放松,随呼吸而施,可做5~10次。当然还得视患者耐受度而决定。挤压法后弃枕平卧,腰部施以掌根轻按揉法;下肢承扶,殷门、委中、承山诸穴可施以点法或按压法约l~2分钟。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医生面对患者。一手置於肩前;另一手以肘置于臀部,双手作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脊椎产生旋转(即斜扳法,见图   144)。此法经手术下直视发现:第一能使神经根移动,第二能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所以此法运用正确、得当与否是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性手法之一。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分别在股前、股外侧、小腿前外侧、足背依次由上而下往返施用滚法或掌根按揉法,约3~5分钟;配合风市、阳陵、昆仑、解溪诸穴的指揉法,而后做被动直腿抬高运动(图156)1~3次,视患者承受度而定。最后以拿股后,拿委中、承山,搓下肢,抖下肢结束治疗。

    对腰部疼痛甚至可再取俯卧位,在腰部施以擦法和热敷法。但不需要每一次都如此。
   
    当手法全过程结束后,嘱患者仰卧腰部垫枕休息10~20分钟。垫枕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目的使腰部能再现生理弧度。亦有因痛无法平卧者,也只能顺其自然,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