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 > 民族医药 > 土医药 >

土医武陵医学源流研究

2010-04-20 14:57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古时中原华夏称南方民族为“蛮”,对居住在武陵郡一带的少数民族称“武陵蛮”(五溪蛮)。为了深入研究武陵民间医药,作者近几年来对史称武陵蛮地,包括武陵山区的20多个县市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到许多内容丰富,流散民间千百年的医药资料。现将调查材料并参考有关文献,对武陵民间医药源流作简要的理论探讨,以期武陵医学在民间医药流派研究中泛起风骚。

  1 散在民间的医学史籍

  通过各地的调查,收集到不少医籍书典和手抄本。湘西收集的有《七十二症》、《三十六疾》、《二十四惊症》、《草医药案》、《急救良方》、《老祖传秘方》、《草药十三反》、《七十二七》等。鄂西州收集的有清末名医汪古珊《医学萃精》一套,系木刻本,按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次序装订成12册,共16卷,40余万字。此书是集传统医学与土家族民间医药于一体,突出地方特色的医学专著;还有《蛮剪书》、《血医专书》、《草药汇编》、《外科秘书》、《医学秘授目录》、《医方精选》、《陈为素记》、《苗医顺口溜》、《临床验证回忆录》、《人畜医方录》、《医学指南》、《眼疾诊艾》、《草药三十六反》、《草药药性歌诀》等。通道县收集的有:《药品总薄》、《十二地支所居十二经络及十二时辰均拘死门》、《救世医方》、《世传医方》等侗医手抄本。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收集到《急救奇痧方》、《经验百病内外方》。贵州省松桃县收集到一本医药书,此书无名,从内容上分析,可能叫《百零八救世奇症仙方》。以上发现和收集的医籍(或抄本),其内容丰富,有浓郁“武陵蛮地”特色,有的医籍在清代以前就流传在民间,有的药物考证又以追溯在一千多年以前,有的书中有理、法、方、药的记载。经初步分析,这些医籍和抄本同收集整理的“活资料”(口碑文献)一样,从时间上看,有其悠久的历史;从内容上看是“武陵蛮”诸族人民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包括诊疗、疾证、药物、保健等。

    2 武陵医学概说

    2.1 在医学基础上,土家医认为人体结构是由肢节、筋脉、十窃、四器(神器、育器、殖器、尿器)、三元(心肺居天为上元,肚肠居中为地称中元,腰肾居下为水称下元)、气、血、精所组成。三元是人体组织结构的主要部分,人类赖以活动的生命物质气、血、精都是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中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气、血、精、经天而地、至水循环往复灌注于全身,以维持人体的生活活动。苗医将人体分为架、官等。由官、架组成人体。欧氏用古老的苗族“英养”观点解释人体与自然,人体与疾病。老苗医龙玉六用“生存学”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认识事物。雷安平先生在《试论<苗族生存学>中的哲学思想》一文中指出:“苗族生存学”保存了古代苗族先民探讨事物生成变化规律的一种思想理论……主张用一分为三的方法去分析事物、研究问题。对人体和疾病的理解和认识上,不管是用“英养”观点不是用“生存”学观点,其认识都是可喜的尝试,有助于苗医的发掘和整理。

    2.2 在疾病的诊断方法上,主要是看、问、听、拿、摸、闻、算诊等方法。看主要是看色、看眼、看  吞、看筋、看鼻、和口、看肤、看发、看指甲、看二便、看妇人病等;问主要是问饮食、问二便、问十窍、问妇人等;听主要是听病人声音、听胸肺心气音(自制竹筒听胸肺心气音)、听骨断或脱部位传导音等;拿脉,目前在初步统计,遍布全身有30多种脉种;摸诊主要摸骨折、摸冷热、摸疱疮、摸肚子等、闻诊主要是闻病人排泄物及出气的异味等;算诊主要是用其经验测算疾病与时辰、八封的关系。

    2.3 在病因上认为引起疾病的因素较多,如外邪中的风、寒、湿、火邪致病;在生活饮食方面有:生活起居的规律性,顺应气候变化,节制房事,注意劳伤、劳损、劳神;在饮食上要注意冷热不洁、偏食、酗酒、过饱等;在情志上,要讲究喜乐有度,悲哀有节,防惊息怒,除忧舒悔;某些能传染的疾病,要注意预防,避免传染。

    2.4 在治法上有药物治法:如汗法、泻法、赶法、止法、补法、温法、清法等治法。

    外治法:拔火罐法、麝针疗法、火烤法、火针法、踩油火法、水治法、化水法、打灯火法、刮痧法、扑灰碗法、发泡疗法、冷麻法、放血法、提风法、抽箭法、热烙法、药浴法、熏蒸法、扎瓦法、翻背掐筋法、吸负法、烧灸法、挑筋法、推抹疗法、江滚摩保健法、补本疗法、佩带疗法、蛋滚疗法、放血疗法等数十种。

    2.5 在卫生保健方面,有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食养神,起居有常,劳体结合,避瘟祛邪、卫固元 气,延年益寿。在民间还有注意药物预防保健。

    2.6 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2.6.1 药物命名有特色。一般以形态(肥猪头),作用(散血连),性味(水黄连),生态特性(水菖蒲),药用部位(鸳鸯花),药物颜色(黄药子),药物汁液(一口血),生长季节(三月泡、六月雪),气味(木香)来命名。

    2.6.2 药物性能。在性味上,通过药匠口尝,总结出酸、甜、苦、涩、麻、淡、碱、平等10种性味。每种药物都是有它一定的性能,用性味说明药物的功能。

    2.6.3 在药物的用法上,“以热治冷”,“以冷治热”,“以红治红”,“以白治白”,“以通治闭”,“以形解形”的用药规律。药匠们讲究配伍、禁忌、用量和方法。在民间流传有《草药十四反》、《草药十三反》、《草药三十六反》,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药物的反畏现象。在治疗期间还讲究忌口,如各种痨病,伤疾患者,忌具有发病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雄鸡、磨芋、豆腐、鱼虾、羊肉等;不吃生冷、腥臭或刺激的食物。在用量上,药匠们一般不太严格,有经验的老药匠对草药常以一把、一根、一节、一兜、一块为计量单位。目前中青年药匠改用克制来计算药量。在方法上是多样的,有煎服、冲服、包吞、炖蒸、酒泡、磨汁、碾粉、糖丸、口嚼、挤汁、外擦、外洗、外敷、蒸熏、点眼、塞鼻、佩挂、调擦、浴法等十几种。

    2.6.4 在历史上在尚未形成系统的方剂学,但治病的有效方药较多,一般是一病一方,据病配方,药物不多,一般是向味新鲜药配伍而成。据初步调查,在民间常有方药有1000多首,这些方药具有简、便、廉、效、捷的特点。在方药的分类上,多采用疾病分类之方法,分门别类便于记诵和应用。

    2.7 病证的命名上,多以发病部位命名,如疮长在阴门旁的叫衙门疮;以致病原因命名,如由火邪致病的称火流、火疔;以临床表现命名,如妇女血来如潮的叫血崩山;以动物形象命名的较多,在临床上有几百种之多,如兔子痧、飞鹅扑心惊、羊癫风等;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有桃花症、秋燥症等;另外还有按疾病性质来命名。在疾病的分类上,有按门类、疾病的性质、致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体征进行分类,但最为通行的还是按性质计数分类,如36惊(经)、72疾(症)、108症、360大症。但一般以36及72为基数增减计算分类。在72这个分类序数中,民间有72流、72疽、72霉、72箭、72疡、72风、72惊、72痧、72劳,等等。另外有四十九翻,十二病胎、十丹毒、七疔、八疱疮和其他类型疾病有:惊症、尿积症、火症、寒症、虚症、闭症、腌 病、窍病、瘤证、隶积、癫阃病类,水病、气病、风病、劳病、流痰、疡子、疱疮和霉病类,跌打损伤、刀枪伤、虫兽伤。关于36惊(经)、(72)症病名,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民间流传广,各地对病名述说不一。36症或经(惊),是急性经(惊)疾之病。72症(疾)是以杂病、慢性症疾及疱疮疔等外病为主。欧志安先生认为:“苗医的36症,就几乎全属阴症,因他多属内科病(即五脏六脏疾患)。而72疾则多是阳症,因他多属外科病(即皮肤类疾病)。”从各地收集到的36症、72症(或症、痧、风、流、疽、霉、箭、疡、疮等)中不难看出,描述是朴素的,多以当地民族语言来记录病症。对经(惊)、疾(症)的命名是形象生动的,如岩鹰闪翅时动作,故而得其病名。病情和症状是简练的,绝大部分经、疾、症中都记录病因病理、症状、治法、方药及预防,但也有个别疾症,只有病名记载或流传,甚至连症状都未收载,使许多疾述较为粗糙、模糊,仍停留在实践水平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华咏,等土家族医药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第1版。

    2欧志安湘西药医史考中南民族学院学际,1984:(2)。

    3田华咏,等土家族医药传统疗法(中国传统疗法集成)长春出版社1995:第1版。

    注:本文由土医专家田华咏撰写,原载《中国民族医药》1997年第3期10-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