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网站地图|RSS订阅|学会工作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国医手机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古籍经典 > 古籍博览 > 温病条辨 >

《温病条辨》 上焦篇 暑温(2)

中医学习|2010-04-15|来源:国医在线整理|中医网

  24.手太阴暑温,如上条证,但汗不出者,新加香薷饮主之。

  证如上条,指形似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而言,但以汗不能自出表实为异,故用香薷饮发暑邪之表也。按香薷辛温芳香,能由肺之经,而达其络。鲜扁豆花,凡花皆散,取其芳香而散,且保肺液,以花易豆者,恶其呆滞也。夏日所生之物,多能解暑,惟扁豆花为最,如无花时,用鲜扁豆皮,若再无此,用生扁豆皮。厚朴苦温,能泻实满,原朴皮也,虽走中焦,究系肺主皮毛,以皮从皮,不为治上犯中。若黄连甘草,纯然里药,暑病初起,且不必用,恐引邪深入,故易以银花、连翘,取其辛凉达肺中之表,纯从外走,不必走中也。

  温病最忌辛温,暑证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香薷、厚朴用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下文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

  〔新加香薷饮方〕辛温复辛凉法。

  香薷〔二钱〕、银花〔三钱〕、鲜扁豆花〔三钱〕、厚朴〔二钱〕、连翘〔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

  25.手太阴暑温,服香薷饮,微得汗,不可再服香薷饮,重伤其表,暑必伤气,最令表虚,虽有余证,知在何经,以法治之。

  按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最忌发汗,只宜解肌,此麻桂之异其治,即异其法也。温病亦喜汗解,最忌发汗,只许辛凉解肌,辛温又不用,妙在导邪外出,俾荣卫气血调和,自然得汗,不必强责其汗也。若暑温、湿温,则又不然,暑非汗不解,可用香薷发之,发汗之后,大汗不止,仍归白虎法,固不必伤寒、伤风之漏汗不止,而必欲桂附护阳实表,亦不可屡虚其表,致令厥脱也。观古人暑门有生脉散法,其义自见。

  26.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而有力者,白虎汤主之。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汗多脉散大,喘喝欲脱者,生脉散主之。

  此条与上文少异者,只已经发汗一句。

  〔白虎加苍术汤方〕即于白虎汤内加苍术三钱。

  〔生脉散方〕酸甘化阴法。

  人参〔三钱〕、麦冬〔二钱不去心〕、五味子〔一钱〕。

  水三杯,煎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煎服,脉不敛,再作服,以脉敛为度。

  汗多而脉散大,其为阳气发泄太甚,内虚不相留恋,可知生脉散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也。以人参为君,所以补肺中元气也。

【责任编辑:张小贝】 本篇文章《温病条辨》 上焦篇 暑温(2)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tcm166.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content/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