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期,到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590亿元,年均增长率12%。2013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6324.4亿元,有关人士透露,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超过7000亿元。中药产业发展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增速均远超预期。
今年出台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中药材种植、加工、物流,到中药材质量监管、规范标准,行业内外对于中药产业发展充满着期许和展望。此次在药都亳州举办的中医药发展大会高峰论坛和分论坛上,《规划》成为最热话题。中医药专家及政府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致表示,《规划》对中药全产业链谋篇布局,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把控第一道关 规范中药材来源
“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划》,表明国家对于中药产业的重视。”已逾耄耋之年的国医大师金世元对《规划》最有感触,他说这将对中医药行业产生跨时代的影响。
中药材的优劣直接关乎中药产品质量。对于中药材源头的把控,在《规划》中有诸多细致表述,“其中特别提出‘深入分析中药材道地性成因’,表明了行业对于药材道地性的回归”,多年致力于道地药材研究的金世元看来,中药材完全依靠传统的“道地药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金世元认为,《规划》对于中药材生产的各环节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细化标准、规范源头,有利于从药材品质出发对中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其广在演讲中表示,中药材应作为战略资源管理,一方面突出中药材的重要性,另外也为中药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战略资源,中药材质量保障与合理使用两者不能偏废。中药材质量不仅仅是行业内问题,其生产涉及多环节多部门,应结合整个社会各方综合解决。中药材的合理使用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中药材的不当使用,表面上扩大了对中药材的需求,对药农反而形成了误导。”
陈其广认为,中药材在保障质量情况下,应先满足医疗卫生需求,以及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发展应有重点,将中药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加强管理,并且更要注重其安全性。
安徽是我国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中药生产和加工省份之一,以中药为原料的各类工业产品研究开发也在加快进程,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认为,在保证中药材产量同时,应以动态监测手段加强对中药材源头的保护。
“现代中药产业从种植到流通环节都在升级,传统的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对于中药材产业链的监测。”董明培说,安徽省正在逐步实现从种子资源保护到规范化种植的引领和推广,对名贵药材、濒危资源建立动态监测体系,为中药材生产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厘清各环节 中药物流更现代化
中药材产业链长,从种植采收到仓储流通,多环节、多因素都可能对中药材质量产生影响。
以中药材物流为例,加工、仓储分散,包装不规范,硫磺熏蒸、霉变等养护问题难解决等,制约了中药材以及中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