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改要务二:医学价值
一百多年前,美国医生特鲁多提出,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此医学寓意是,医生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一百多年后,美国一直践行特鲁多铭言的医学模式,形成家庭医生制度,即医生与家庭有长期、稳定、互信的关系。
而在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医学服务要求帮助、安慰服务是不可能有的。我去某医院治病,拿着院长开的条,等了一个半小时,最后等到医生给我看病的时间就是两分钟。我最后问他,他要去开会了。这怎么可能提供帮助,但这不是医生之错,因我们的业务资源是建立在以医院为中心的,和我们整个人类疾病结构不一样,如想解决今天看病难的问题,必须要改变这个结构。
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中国医疗要解放生产力。要精简行政,取消编制,释放巨大的医疗供应能力;以分级诊疗为主的服务结构;实施门诊、住院分工合作,制度先行,破除“拥堵”怪圈;鼓励社会办医,以多元服务、特定人群、市场条件主导原则,鼓励社会办医;政府办医以基本服务、普惠全民,公共权益主导为原则。
国家医改要务三:医学转型
疾病医学与健康医学有着本质区别,疾病医学指病有所医(检查、吃药、住院等诊疗服务),健康医学侧重健康维护(未病、已病、康复等三段服务)。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文件)有助于促进医疗效率,因为将有更广泛、更有效的“上医”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因为将有更可及、更优质的“熟人”医生;促进生态环境,因为将有更一致、更协调的“问责”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因为将有更长久、更强大的“内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