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云南中医药 > 人物专访 >

专访云南中医学院校长熊磊——就想当一辈子儿科医生

2014-10-24 18:10 来源:微健康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亲切、耐心、不厌其烦。”这是采访熊磊时见证她给孩子看病时的最深感受。熊磊说,“孩子和我都很亲,从以前喊姨妈,到现在喊奶奶,那么多年,这份职业已经让你无法割舍。”

  “我女儿从3个月到现在3岁多了,一直在这里看病,从没输过液。”一位热心家长对记者说道。凭借精湛的医术,从事临床工作30年的熊磊在患者中享有盛誉。除了繁重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熊磊每次的夜门诊基本上要从晚上7点一直到10点以后,周末更是从早上一直到下午,常常连中午都不能休息。虽然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让她深深体会了被需要、被牵挂的幸福。

  “德艺双馨”。这是徒弟对熊磊的评价。“当医生,如果只有医术,没有爱心和责任心,也不是一个好医生,也不能长久。熊老师无论在管理、教学,还是临床上,都让人佩服,对待病人的好,更是令人感动,可以说我以前从来没见过。我很幸运,能跟到这样一位好老师。”

  “女神”!这是熊磊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无论事业还是家庭,老师都经营得非常成功,是我们的偶像。”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座右铭。熊磊一直记得这句话,给学生上第一堂课,也会让他(她)们牢牢记住。她说,医学是有局限的,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力去帮助和安慰。她非常希望在病人不是那么多的情况下,能多跟患儿家长交流, 给她们更多的建议。

  “无奈”从医却走上人生坦途

  熊磊说,从医并不是她从小的理想和爱好,1979年,她的高考分数完全可以进入重点大学,她所填写的志愿也是理工类大学,她希望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但她的选择被从事地质工作的父亲坚决否定,父亲的理由是“我的女同事们到四五十岁基本就很难再有发挥。”母亲是外科医生,因为害怕血淋淋的场面,熊磊甚至对从医还有些排斥。于是,父亲发话:“那就学中医,越老越吃香。”熊磊说,为此父亲还带她专门跑到云南中医学院去看了看,她原以为老人家才学中医,没想到都是和自己年龄一般大的人,于是就随了父愿。

  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熊磊读书一直很努力,成绩也很优秀。但当时她只是为读书而读书,内心深处还不是那么喜欢中医,直到自己得了一场大病,才让她由衷地爱上中医, “有一年,我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性溃疡,潜血4个加号,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住院1个多月后,疼痛仍反复发作。当时在医院实习,一个针灸科的老师,给我做了穴位埋线,差不多2个月,埋进去的羊肠线完全吸收后,症状全部消失,钡餐提示溃疡愈合。亲历这神奇的疗效,从此,我由不得不学变成想学爱学,因为年纪小,背功也好,毕业时五年平均分拿了全班第一,进入到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针灸经络室工作,之所以从事针灸,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所以我经常讲:是中医这门古老的医学,助我走上了人生坦途。”

  工作3年后,听说母校首次招收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熊磊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先后师从著名儿科专家李家凤、李冬青、管鹏声、杨振邦、刘以敏等前辈攻读儿科。从此,她就与儿科结下了不解之缘。熊磊说,学了儿科后,发现很有意思:一是与小孩打交道,有利于保持年轻的心态,二是成就感来得快。“成就感来源于我的病人,娃娃患病有几个特点:发病快、传病快、恶化死亡快,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好转恢复快。今天看这个娃娃,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招呼也不打,明天来复诊,人还没到,声音就到啦,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当医生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是为病人解除病痛后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