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来便是一种不多见或濒危的野生药材,在这个地处滇西北的维西县,是一件平常事。由于其纬度低、海拔高,呈典型高山峡谷,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丰富多样的野生中药资源,堪称“植物王国”。
而相对于资源的优势,该县中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日,记者跟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黄璐琦带领的中药资源普查队调研,寻找答案。
种药材让农户尝甜头
在兰永村,从山下到山上的药材基地,开车行驶就得半小时。7月是云南的雨季,山路蜿蜒,满地泥泞,不时有落石滚下和泥石流发生。今年35岁的村民李铁梅就是这样每天来回奔波在她的“中药田”里,为的是带领全村70多户村民种药材致富。
她黑瘦的脸上,疲态尽显,比实际年龄苍老。“每天的工作强度是以前的5倍。”李铁梅是学医出身,2001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从医一年后经商,涉足建材行业。十多年的创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回乡,于去年成立公司发展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以每亩600~1000元的价格租赁2000多亩土地,支付了163万元,现已种植当归、秦艽、木香、党参等中药材基地。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公司与迪庆州农科所和维西县农牧局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规范中药种植;与群众签订购买农家肥、落叶松针的合作协议,按每车700元的价格收购,支出146万元。截至目前公司累积投入近千万元,但李铁梅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已和药商签订了1300多万元的订单。”她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个信息。
在云南的很多村寨,村民都是靠传统耕作模式种植玉米和大豆,人均经济收入较低,而种植药材后,户均增收近5000元。一年来,李铁梅的公司共带动农户617户、2800多人创收,解决了当地的妇女和老人的就业问题。
产业发展难题待解
种药材让农户尝到甜头,维西县掀起了药材种植热潮,每个村都有一两个李铁梅式的药材种植大户,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种植。截至201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35万亩,总产量9247吨,产值1.02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26.8%。
尽管中药材产业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难题待解。“由于地理地貌特点限制,维西药材种植基地分布零散,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种类多,同一产品数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实现生产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该县副县长施春德举例说,该县发展核桃,10年在7个乡镇种了40万亩,由于基地分散导致产生不了效益。“今年计划选择4个连成千亩的药材基地试验。”
同时,缺乏技术保障,科技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着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药农在种植中管理粗放,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市场竞争力。中药材种植的专业人员匮乏,满足不了科技需求。
此外,因产品数量、规模、招商引资环境等软硬件投入不够等,目前全县还没有一家中药材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产出的产品只能以原材料形式向外地销售。“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业效益不明显,影响了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能力弱。”施春德说。
打造优势品牌是出路
“药材种植产业‘散、小’,全县的某个单品种的产量甚至满足不了一家企业的需求”,维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负责人坦言,没有拳头产品,就缺乏市场竞争力。“许多药农盲目跟风,专拣药材价格高的种,事实上,不符合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效也会大大降低,价格再便宜也卖不出去。”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农民种的药材不知道去哪里卖,企业不知道去哪里买好药材”,黄璐琦表示。目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其中一项是“构建国家级中药资源科研平台”。该平台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为依托,通过与各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站建站单位的联动,对口合作加强科研成果向中药材生产一线转化应用。“政府搭台、学术推进,进而引导企业对接。”黄璐琦建议。
就如何推进维西中药产业发展,黄璐琦等专家一致认为,应结合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培育中药大品种。昆明理工大学生药所教授崔秀明表示,先重点发展一两个优势品种,打造“云当归”等品牌,再带动一群品种发展,如秦艽、黄精等。
“研究数据显示,维西生产的云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含量比岷当归高,我们也正在着手制定‘云当归’相关标准。”他表示,同时建立一个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信息化交流平台,推动品牌建设。
维西的当归种植始于1921年,到1931年,年产量达5000多千克。1977年,种植面积达1.12万亩,产量突破50万千克,创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维西被列为全国当归生产基地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药材基地减少,种植面积下降,年产量保持在20多万千克。
“今年全县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万亩当归示范基地建设,在10个乡镇进行。”施春德表示,希望通过打造品牌,“云当归”能走出深山,走向全世界。(本报记者 樊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