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您当前的位置: > 特色疗法 > 拔罐 >

拔罐治疗耳鸣、耳聋

2012-09-06 17:29 来源:未知 发布人:黄芪 浏览: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患者自觉耳内有声,鸣响不断,时发时止,重者可妨碍听觉。引发耳鸣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药物中毒、急性传染病、噪声损伤、颅脑外伤及老年性耳聋等。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轻者耳失聪敏、听声不远或闻声不真,重则听力消失。本病常因内耳迷路炎、中耳炎、耳硬化、耳内肿瘤、药物中毒、内耳震荡及老年性耳聋等引发。一般分为风热侵袭和肝胆火旺2型。

  一、风热侵袭

  (一)症状

  起病较速,突发耳鸣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 发热、身疼。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下关、支沟、外关。

  (2)定位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见图3-2-1)。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3-2-1)。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2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同,见图3-2-1)。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由耳屏向前摸有一高骨,其下方有一凹陷,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和突起,此凹陷为取穴部位,见图2-21-1)。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 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7-2-1)。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见图7-2-1)。

  (3)拔罐方法 闪罐法,每穴闪罐20~30次,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肝胆火旺

  (一)症状

  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突发耳聋,伴偏头痛、口苦、鼻咽发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易怒。

  (二)治法

  (1)选穴 曲池、支沟、外关、行间、太冲。

  (2)定位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7-2-1)。

图7-2-1曲池、支沟、外关

  图 7-2-1 曲池、支沟、外关

  支沟:见前。

  外关:见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由第1、第2趾间缝纹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6-3]。

  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见图2-6-3)。

  (3)拔罐方法 刺络闪罐法。用梅花针对上述各穴进行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给予闪罐,每穴闪罐20~30次,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预防本病,应避免水、泪进入耳内,擦鼻涕时两鼻翼用手指交替压紧释出。

  (2)耳鸣患者特别要注意调适情志,不大喜大悲,不暴怒暴怨,保持心态平衡,心情舒畅。

  (3)加强营养,劳逸结合,睡眠充足,节制房事。

  (4)拔罐治疗耳聋对听力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听力已经完全丧失的患者疗效较差。

  (5)治疗期间要多注意休息,避免接触有高分贝噪声的环境,必要时要结合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

  (6)早期治疗,鼓膜可愈合,听力能恢复,多可治愈,如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或变为他证。

  (7)经久不愈者常需要手术根治。

  四、病例

  马某,女性,65岁。平素性格暴躁,与邻居吵架后突发耳聋3天,伴有胁肋部胀闷疼痛,头痛,口苦口干,面红目赤。穴取曲池、行间、下关、中渚、外关,采取刺络闪罐法。用梅花针对上述各穴进行轻叩刺,以皮肤发红或微微出血为度,之后给予闪罐,每穴闪罐20~30次,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听力较前有所恢复,继续巩固2疗程,诸症悉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