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竹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本论文荣获“第七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手段整理与分析《滇南本草》附方,对其治疗妇科方药配伍特点进行初步研究,结合云南本土地域特色,领悟兰茂先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滇南本草》妇科附方,依照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附方23首,73味中药,将规范处理后的附方,分类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的统计分析,结合统计结果探究兰茂先生的方药配伍特点与用药特色。结果:通过文献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滇南本草》妇科23附方,共包含73味药物,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兰茂博采众方,用药配伍精当,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效仿古人用法却不拘泥于古方,以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为根本,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演化出自己的新方剂。
【关键词】滇南本草;附方;妇科疾病;配伍特点
滇南医药学源远流长,中药资源丰富,名医辈出。《滇南本草》[1]成书于明代,是滇南地区记载地方中药性味功能的地方性本草著作。云南地理环境较中原地区有所不同,疾病的证候类型也有所区别,《滇南本草》用药特点的经验总结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在中医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所载药物多且详细,是同时期其他地方性本草著作不可替代的。书中附方,是滇南地区人民预防与治疗本地常见疾病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中药与中医方剂的结合,研究附方中妇科疾病的药物配伍特点,是兰茂学术研究的一项分支,对研究滇南地方中医药有一定的价值和参考意义。本研究共收录妇科病证方23首,包含药物 73味,主治病证以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杂病为主,现分析总结如下:
1.药物频次分析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方剂数据分析”下的“频次统计”对《滇南本草》附方妇科病证23首方剂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析,使用药物频次为106次。并将统计得出的结果按频次由高到低降序排列。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17FF117(-026)]“基于大数据时代兰茂主要医学著作的方药配伍规律与传承研究”
作者简介: 秦竹 女,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方剂学教学科研与临床研究。 E-mail:944844661@qq.com
1.1用药频次分析
表 1妇科病证方剂用药频次表
中药名 | 频次 | 频率(%) | 中药名 | 频次 | 频率(%) | 中药名 | 频次 | 中药名 |
香附 | 6 | 5.66 | 牡丹皮 | 1 | 0.94 | 青皮 | 1 | 0.94 |
川芎 | 6 | 5.66 | 大腹皮 | 1 | 0.94 | 五倍子 | 1 | 0.94 |
白芷 | 4 | 3.77 | 水鳖 | 1 | 0.94 | 枸杞尖 | 1 | 0.94 |
黄芩 | 3 | 2.83 | 龟板 | 1 | 0.94 | 枳壳 | 1 | 0.94 |
大蓟 | 3 | 2.83 | 赤芍 | 1 | 0.94 | 芡实 | 1 | 0.94 |
艾叶 | 3 | 2.83 | 苦马菜 | 1 | 0.94 | 鸡蛋 | 1 | 0.94 |
土牛膝 | 3 | 2.83 | 螺蛳蛋 | 1 | 0.94 | 仙茅 | 1 | 0.94 |
仙鹤草 | 3 | 2.83 | 云芎 | 1 | 0.94 | 地肤子 | 1 | 0.94 |
当归 | 3 | 2.83 | 柴胡 | 1 | 0.94 | 马鞭草 | 1 | 0.94 |
甘草 | 3 | 2.83 | 陈皮 | 1 | 0.94 | 阿胶 | 1 | 0.94 |
黄柏 | 2 | 1.89 | 玄参 | 1 | 0.94 | 菊花 | 1 | 0.94 |
水牛肉 | 2 | 1.89 | 丹参 | 1 | 0.94 | 地草果 | 1 | 0.94 |
土茯苓 | 2 | 1.89 | 金银花 | 1 | 0.94 | 天花粉 | 1 | 0.94 |
白芍 | 2 | 1.89 | 黄连 | 1 | 0.94 | 鹅肠菜 | 1 | 0.94 |
鸡冠花 | 2 | 1.89 | 南沙参 | 1 | 0.94 | 白果 | 1 | 0.94 |
白牛膝 | 2 | 1.89 | 椿皮 | 1 | 0.94 | 生地黄 | 1 | 0.94 |
枸杞子 | 1 | 0.94 | 木瓜 | 1 | 0.94 | 北沙参 | 1 | 0.94 |
莲须 | 1 | 0.94 | 桃仁 | 1 | 0.94 | 鹿衔草 | 1 | 0.94 |
钻地风 | 1 | 0.94 | 棉花子 | 1 | 0.94 | 杨柳 | 1 | 0.94 |
老鹳草 | 1 | 0.94 | 木耳 | 1 | 0.94 | 红花 | 1 | 0.94 |
鸡肉 | 1 | 0.94 | 管仲 | 1 | 0.94 | 苍术 | 1 | 0.94 |
蛇果草 | 1 | 0.94 | 滇白药子 | 1 | 0.94 | 威灵仙 | 1 | 0.94 |
防风 | 1 | 0.94 | 荆芥 | 1 | 0.94 | 秧草根 | 1 | 0.94 |
延胡索 | 1 | 0.94 | 地骨皮 | 1 | 0.94 | |||
灶心土 | 1 | 0.94 | 兰花草 | 1 | 0.94 |
治疗妇科病证的方剂使用药物频次较高的为香附,6次;川芎,6次;白芷,4次,使用频率在2次以上的药物共计16味。将药物进行功效分类,补虚药12味:枸杞尖,龟板,仙茅,当归,阿胶,甘草,白芍,南沙参,北沙参,枸杞子,棉花子,滇白药子;清热药12味:牡丹皮,生地黄,黄芩,赤芍,苦马菜,黄柏,玄参,土茯苓,金银花,天花粉,黄连,地骨皮;收涩药8味:五倍子,芡实,鸡冠花,椿皮,莲须,管仲,蛇果草,秧草根;活血药8味:川芎,土牛膝,马鞭草,丹参,白牛膝,桃仁,红花,延胡索;理气药6味:香附,青皮,大腹皮,枳壳,陈皮,地草果;解表药5味:白芷,柴胡,菊花,防风,荆芥;祛风湿药5味:木瓜,鹿衔草,钻地风,老鹳草,威灵仙;利水渗湿药4味:水鳖,地肤子,杨柳,兰花草;止血药3味:大蓟,仙鹤草,灶心土等药物。
1.2药物性能分析
1.2.1药味频次分析
表 2妇科病证方剂药味频次表
药味 | 频次 | 频率(%) | 累积频率(%) |
苦 | 42 | 32.31 | 32.31 |
辛 | 37 | 28.46 | 60.77 |
甘 | 35 | 26.92 | 87.69 |
涩 | 10 | 7.69 | 95.38 |
酸 | 4 | 3.08 | 98.46 |
咸 | 2 | 1.54 | 100.00 |
合计 | 130 | 100.00 | 100.00 |
由上表可知,妇科病证方剂中药物五味,苦味使用频次42次,占比 32.31%、辛味使用频次37次,占比28.46%、甘味使用频次35次,占比26.92%,涩味使用频次10次,占比7.69%,酸味使用频次4次,占比3.08%,咸味使用频次2次,占比1.54%,说明妇科病证方剂中药物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
1.2.2药性频次分析
表 2妇科病证方剂药性频次表
药性 | 频次 | 频率(%) | 累积频率(%) |
温 | 27 | 35.06 | 35.06 |
寒 | 22 | 28.57 | 63.64 |
平 | 21 | 27.27 | 90.91 |
凉 | 6 | 7.79 | 98.70 |
热 | 1 | 1.30 | 100.00 |
合计 | 77 | 100.00 | 100.00 |
由上表可知,妇科病证方剂四气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温性药物出现的次数最高,27次,占比35.06%,其次为寒性药物,22次, 占比28.57%,平行药物,21次,占比27.27%。综合上述信息可以发现,温性与寒性药物应用较多,达到90.91%。
1.2.3归经频次分析
表 3 妇科病证方剂归经频次表
归经 | 频次 | 频率% | 累积频率% |
肝 | 50 | 23.81 | 23.81 |
脾 | 30 | 14.29 | 38.10 |
心 | 26 | 12.38 | 50.48 |
胃 | 22 | 10.48 | 60.95 |
肺 | 21 | 10.00 | 70.95 |
肾 | 17 | 8.10 | 79.05 |
大肠 | 16 | 7.62 | 86.67 |
胆 | 12 | 5.71 | 92.38 |
三焦 | 6 | 2.86 | 95.24 |
膀胱 | 5 | 2.38 | 97.62 |
小肠 | 4 | 1.90 | 99.52 |
心包 | 1 | 0.48 | 100.00 |
合计 | 210 | 100.00 | 100.00 |
由上表可知,妇科病证方剂归经频率高低依次为肝、脾、心、胃、肺、肾、大肠、胆、三焦、膀胱、小肠、心包经,归经属于肝系的药物频次最高,达到50次,频率为23.81%,其次是归脾系的药物,频次为30次,占比14.29%。
2.用药与配伍分析
2.1用药模式分析
表 4妇科病证方剂用药模式分析表
序号 | 药物 | 频次 |
1 | 白芷, 川芎 | 4 |
2 | 川芎, 香附 | 3 |
3 | 川芎, 仙鹤草 | 2 |
4 | 川芎, 甘草 | 2 |
5 | 白芍, 香附 | 2 |
6 | 香附, 仙鹤草 | 2 |
7 | 艾叶, 香附 | 2 |
8 | 黄芩, 香附 | 2 |
9 | 白芷, 香附 | 2 |
10 | 艾叶, 黄柏 | 2 |
11 | 甘草, 当归 | 2 |
12 | 川芎, 香附, 仙鹤草 | 2 |
13 | 白芷, 川芎, 香附 | 2 |
合计 | 29 |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10%,支持度个数为2(支持度个数=方剂数量×支持度),置信度设置为0.6, 选择“用药模式”,得出《滇南本草》治疗妇科病证方剂的药对用药规则,得到药对组合13个,其中两味的药物组合11个,三味的药物组合2个。
2.1.1关联规则分析
表 5妇科病证方剂用药规则分析表
序号 | 规则 | 置信度 |
1 | 白芷—川芎 | 1 |
2 | 仙鹤草—川芎 | 0.666666667 |
3 | 川芎—白芷 | 0.666666667 |
4 | 甘草—川芎 | 0.666666667 |
5 | 仙鹤草—香附 | 0.666666667 |
6 | 艾叶—香附 | 0.666666667 |
7 | 黄芩—香附 | 0.666666667 |
8 | 艾叶—黄柏 | 0.666666667 |
9 | 当归—甘草 | 0.666666667 |
10 | 甘草—当归 | 0.666666667 |
11 | 川芎,香附—仙鹤草 | 0.666666667 |
12 | 川芎,香附—白芷 | 0.666666667 |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规则分析”选项,对21首妇科病证进行规则分析,“—”左侧为 A 药物或药对,右侧为 B 药物。置信度表示 A 药物或药对出现时,出现 B 药物的概率。本研究将支持度设置为≥10%,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支持度个数=方剂数量×支持度),置信度设置 0.6,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条妇科病证方剂关联规则,按出现频度排序,出现频度较高的为白芷—川芎、仙鹤草—川芎、川芎—白芷、甘草—川芎、仙鹤草—香附、艾叶— 香附、黄芩—香附、艾叶—黄柏、当归—甘草、甘草—当归、川芎, 香附—仙鹤草、川芎,香附—白芷。
2.1.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分析
表 6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妇科病证的附方用药核心组合表
序号 | 核心组合 |
1 | 仙鹤草_当归_水牛肉 |
2 | 仙鹤草_甘草_水牛肉 |
3 | 当归_白芷_土牛膝 |
4 | 当归_白芷_艾叶 |
5 | 仙鹤草_当归_土牛膝_大蓟 |
6 | 仙鹤草_甘草_土牛膝_大蓟 |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的“数据系统分析”的“新方分析”选项,基于改进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设置相关度8,惩罚度为3,选择“聚类”和“提取组合”,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三味药物的药物核心组合4个,四味药物的核心组合2个。
2.1.3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方分析
表 7基于熵层次聚类的妇科病证新处方表
序号 | 新方组合 |
1 | 仙鹤草_当归_水牛肉_土牛膝_大蓟 |
2 | 仙鹤草_甘草_水牛肉_土牛膝_大蓟 |
3 | 当归_白芷_土牛膝_艾叶 |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中的“数据系统分析”的“新方分析”选项,设置相关度8,惩罚度为3,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熵,进一步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新方3个, 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配伍可能性 。
2.1.4药对配伍特点
按照妇科病证方剂关联分析结果(表5),将置信度>0.7 以上的药物组合,进行具体分析讨论。白芷—川芎,置信度为1,置信度>0.7。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之功。辛香升散,善于祛除阳明经湿邪,能治疗寒湿带下,女人血闭,阴肿漏带,白带过多。《本草蒙筌》:“乃本经头痛中风寒热解利之要药,亦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之仙丹[2]。”川芎辛温,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作用,入少阳经,性善走散,走行头目,下达血海。既活血又行气,有“血中气药”之称,能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本草汇言》说其“下调经水,中开郁结[3]。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两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活血祛瘀,燥湿止带之功。
3.小结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收集的《滇南本草》23首妇科病证的附方进行统计,该类附方主要涉及的疾病是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杂病, 其药物使用频次总计达106次,包含药物73种,药物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四气以温、寒为主。将所有药物进行功效分类后提示,妇科病证附方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药、收涩药、理气药为主。兰茂先生治疗月经病用药,以调理气血为主,常用香附,延胡索调畅气机, 用川芎,生地黄,白芍,仙鹤草,大蓟等养血和血,并根据兼症配伍使用其他药物组方。
主要参考文献
[1] 兰茂原著; 于乃义, 于兰馥整理主编. 滇南本草[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p.977.
[2]陈嘉谟撰.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p.55.
[3](明)倪朱谟编著;戴慎,陈仁寿,虞舜点校.本草汇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p.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