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第七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从气机郁滞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思路

2021-01-08 09:49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聂红科1,汪宗清1,李青璇1,陈晨1,汤小虎2*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本论文荣获“第七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摘要:气机调达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保障,若气机郁滞,气化失司,则百病丛生,甚至危及生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 “疫”病范畴,气机郁滞贯穿于病程始终,故当从气机郁滞论治,气机调达,人即“安和”。

  关键词:新冠肺炎;气机郁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部感染,具有传播迅速、致病力强等特点,危[作者简介:聂红科(1995.10),女,云南丘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Tel:0871-14787478682,E-mail:1105121236@qq.com。

  △通讯作者:汤小虎(1964-),男,云南昆明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的中医防治与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Tel:0871-63639702,E-mail:h.tang0718@163.com]害严重[1]。疫情形势严峻,世界卫生组织于当地时间3月11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2]。当前新冠肺炎在我国的传播虽得到有效控制,但仍在境外多国迅速蔓延,发展趋势尚无法进行全面评估。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3]。一般认为,该病与“湿毒”有关[4,5,6,7],而湿性重着粘滞,最易阻滞气机。因此,本文将从气机郁滞的角度,初步探讨新冠肺炎辨治思路,以期为临床诊疗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气机调达,人即“安和”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休的极细微物质。《素问·举痛论》[8]言“百病生于气”,气机调达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保障,若气机郁滞,气化失司,则百病丛生,甚则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8]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其三则分支,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历代医家皆重视全身气机的调畅,认为脏腑气机调达,气血津液周流,则脏腑和。如《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的厚朴七物汤、《丹溪心法》 中的越鞠丸、《宣明方论》中的防风通圣散、张从正惯用的“汗、 吐、 下”三法、吴又可《瘟疫论》中的达原饮、叶天士《温热论》 中的“透热转气”、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宣白承气汤等,虽针对病症各有所异,所言论述也各不相同,但其治旨皆在宣通气机,除气机之郁滞,以达到“安和”的状态。

  2气机郁滞与新冠肺炎

  2.1内外气机不畅,疫气乃侵

  综合新型冠状病毒特性,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9]。《温疫论》[10]中认为疫戾之邪“自口鼻而入”,直趋膜原,然始因为“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本次疫情爆发于己亥岁末(2019年),此时本该阳气潜藏,气候寒冷,但外界气化失司,“冬行夏令”,气候应寒不寒,反见蛰虫不藏、流水不冰等现象[1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8]言“终之气,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气候反常,机体自身气机、机体与自然界气机转化失常,疫气侵袭,影响到脏腑制化,则疾病骤生。

  2.2疫毒为患,气机郁滞,诸症生矣

  各地学者将新冠肺炎中医病名定义为“寒疫”、“寒湿疫”、“湿毒疫”、“湿瘟”等,但其皆属于中医“疫病” 范畴,其核心证素可概括为“湿、毒、闭、虚”,其中又以“湿、毒”最为关键[6,7]。“湿邪”贯穿于新冠肺炎全程,而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滞,最易阻遏气机。吴又可《温疫论》[10]言“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隔,里气滞而为闷,表气滞而为头身疼痛……”可见,吴氏亦认为病机之关键为气机郁滞。气机郁滞不通,脏腑气化不行,则诸证生矣。

  从肺主宣肃而言,肺为华盖,湿毒害人,首犯上焦肺卫,卫表不和,致使“身之阳气,因而屈曲”,则发热;然湿为阴邪,故该病患者发热多为中低热,甚至不发热。肺的宣肃失常,气逆则咳;久留不去,积郁胸中,则为喘息;气机不畅,津液失布,凝聚成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脏为邪所客,功能失司,亦可致大肠传导异常,出现大便不通等症。从脾胃升降而言,脾胃位居中央,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升清降浊,通上彻下。然脾为阴土,主四肢肌肉,喜燥恶湿,易为湿所困。湿阻肌肉,气机不畅,则身体酸痛。疫毒内陷,累及中焦,或疫毒直中太阴脾土,外湿引动内湿,阻遏中焦气机,致脾胃升降失常,则可见腹泻、脘痞呕恶等脾胃升降失司之症。正常情况下,气机调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使肺得其养;肺宣肃得当,与脾共司水液代谢。然肺脏、脾胃为湿毒之邪所客,肺脏宣肃失司,脾胃枢机不利,气机郁滞,则周身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这不仅加剧了湿毒之侯,还可出现痰、瘀等代谢性产物进一步加重气机郁滞,形成恶性循环,转为重证;且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亦可加重疫毒之势。

  从其他脏腑而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疫毒内陷,除影响肺、脾胃气机之外,还可致使肝失疏泄、肾失蒸腾气化、心血运行不畅等。而脏腑气化不行,亦可加重气机郁滞所致诸症。

  3 基于气机郁滞论治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以“湿毒”为患,而诸症皆与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有关,故治疗上尤当重视气机的调达。

  3.1开达膜原,除湿泄浊,祛气机郁滞之因

  该病因外受湿毒疫邪,机体正常机能受损而发。《温疫论》[10]中提及疫邪郁结在里,气机郁滞,膜原之邪则无路可出,当“导引其邪从门户而出”,故当治以开达膜原,除湿泄浊,病程中多用藿香、苍术、草果等药避秽化浊,化湿宣达。开达膜原,脏腑气机宣通,则邪有出路,可助克化湿毒、浊气,而湿毒、浊气得除,则气机自然通畅,二者相辅相成。

  3.2宣肃肺气,调理枢机,截气机郁滞之机

  《医学实在易》[12]云“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湿毒客于肺脏,困阻气机,肺气郁滞,宣肃失常而见发热、喘咳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肺热失于宣发,下传于大肠,煎熬津液,腑气不通,即可有便秘等症。故针对肺系诸证,当重视宣肃肺气,多用麻黄、杏仁、葶苈子等药。当邪气累及大肠,表里同病时,尤当重视肺的肃降,还需结合通腑泄浊之法,用生大黄等药以通腑气。

  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全身气机的畅达皆有赖于脾胃的推动。然湿浊为患,最易困脾,阻遏中焦气机,继而影响全身气机。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枢机不利,则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故该病在治疗上应当在治肺的基础上同治脾胃,调理枢机,予苍术、陈皮、半夏等药,而开达膜原、通腑泄浊等法亦将调治脾胃之意寓于其中。

  肺脏、脾胃功能正常,升降出入有序,周身气机畅达,则气机郁滞所致诸症可消,脏腑安和;而脏腑间气机通利,气化正常,则可防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从而截断疾病传变之机。

  3.3 调畅情志,适当劳逸,固气机畅达之本

  《内经》[7]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湿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在本病治疗上当注重调养正气,正气充足,尤其是阳气充足,方可推动气机运行,保全身气机之畅达。然“疫戾”之气致病力强,侵袭机体后常出现“热化”、“燥化”等,若补益之药用之不当,可反助病势。

  新冠肺炎形式严峻,患者多有恐惧、思虑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可致病,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素问》[8]记载“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该病治疗除药物疗法外,当调畅情志,舒缓紧张情绪。此外,适当运动可使脏腑、经络之气血通畅,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达,因此可根据自身的年龄、运动能力等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合适的项目以助养正气。

  4 结语

  综上,气机郁滞贯穿于新冠肺炎始终,故当从气机郁滞论治,祛气机郁滞之因、截气机郁滞之机、固气机畅达之本。但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出入的形式各有不同, 而外邪侵入机体后随人身之气而变,所以治疗该病时灵活运用上述之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参考文献:

  [1]ZHU N, ZHANG D Y, WANG W L, et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J]. N Engl J Med, 2020, 382(8): 727-733.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ovel Coronavirs(2019-nCoV) situation report [EB/OL](2020-03-11)[2020-03-20].https://www.who.int/zh/dg/speeches/detail/ 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11-march-2020

  [3]高树明,马英,杨丰文,等.张伯礼: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过程发挥作用[J].天津中医药,2020,37(2):121-124.

  [4]马家驹,陈明,王玉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综合征中医证治述要[J/OL].北京中医药:1-12[2020-03-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635.R.20200207.1616.002.html.

  [5]苗青,丛晓东,王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中医杂志,2020,61(04): 286-288.

  [6]王怡菲,邱模炎,裴颢,等.基于24个省市自治区诊疗方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与证素特点探讨[J/OL].天津中医药:1-5[2020-03-20].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12.1349.R.20200227.1752.010.html.

  [7]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OL].中医杂志:1-6[2020-03-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

  [8]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EB/OL](2020-03-03)[2020-03-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04/ content_5486705.html.

  [10] 吴又可.温疫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11] 苏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五运六气异常气候及其趋势的分析[J/OL].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4[2020-03-20].https://doi.org/10.13463/j.cnki.cczyy.2020.02.001.

  2166.R.20200217.2034.006.html.

  [12]陈修园.医学实在易[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