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六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针药并举、心脑同治——浅析王光鼎教授中风治疗

2019-10-18 13:26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李剑峰1    邓星佑2   付金秀1

(1.云南中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云南省中医医院

(本论文荣获“第六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云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级名医传承导师王光鼎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50余年,60年代跟随全国著名针灸学家管正离先生习研针灸,深得真传。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灸疗法与中药结合治疗了大量的各式病患,治疗的病种涉及临床各科。尤其在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等疾病均有独特经验,疗效显著,多数患者在治疗数次后即感觉症状改善明显,继续坚持治疗,均能取得良好医效。2017年我有幸成为王光鼎教授的弟子,跟随王老进行学习,现将导师治疗中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中风系指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喝斜、不语失音、半身不遂为主证的病证,又称“卒中”、“类中”。本病因发病急骤、证情复杂,凶险多变,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故名中风。本病因于内风,而非外感表证之中风,故亦称“类中”。多见于壮、老年人,相当于西医学的脑卒中,主要包括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种,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脑综合征等。

  一、明确病因病机,治病必求其本:中风病名源于该病起病急、变化多端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而得。《内经》从病因病机来认识中风,即有“风之伤人也,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之与血,并走于上,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之说;仲景首提“中风”之名,将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四种。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把中风分为“风痱、偏枯、喑哑、风痹”。从《内经》到宋唐多认为中风的病因是外风侵犯。金元时期,刘河间从情志变化出发,认为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悟出火是中风的发病因素。朱丹溪认为“因痰生风”,由湿生痰、由痰生热,由热生风。金元以后,逐渐出现了内风的学说。明清以后,重“证”轻“病,清代叶天士认为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耗伤阴液,故“阳化内风”。王清任则提出了内中风之名,认为风从内起,并认为风从内生者为类中。明清以后中风病学说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中风”类似。王老师详参中风病名起源,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人之神明有体用,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处于心”,认为中风病位在脑,病变涉及到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及十四经脉。脑髓为本,脏腑为标,经络为纬,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发病多因嗜食厚味、烟酒不忌、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合并气血内虚之内因,引起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心神逆乱,形神失养,上范于脑,致血溢脑络或瘀阻脑脉发病。治疗上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扶正固本为主;调神行气,疏通心脉,调和气血使百脉通畅,气行则血亦行。籍此老师提出养心调神通窍、行气活血通络为法的治疗原则,强调“针药并举、心脑同治”。

  二、临证特点

  1、一针:微针治其外,以平为期-辨病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详细记载了中风病的证治及治疗,将中风分为“将中风之候”“初中风急救”及“中风瘫痪”3期。根据“中脏、中腑”的不同,提出“中风七穴”。王老师熟读经典,对《针灸大成》尤为重视,经过多年实践,对经典进行总结升华,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提出辨病(病位、病名)取穴与辨经取穴相结合,采用近部取穴及穴位的归经确定其主治的病证取穴。临症时导师在脏腑辨证基础上注重十二经脉的是动病和所生病的经脉症侯,强调依循经络路线辨经辨证,注重奇经八脉病症,倡导经络、经筋辨证。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衡,阴阳偏胜所致。从经络辨证上分析主要是经络瘀阻、经气偏盛、偏衰失衡所致。《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阴阳调和,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针对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运用针刺方法调理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实现经络气血的动态平衡,此即为“以平为期”。中风病以单侧患病为其主要表现,病侧与健侧往往存在经气不平衡现象,老师在临证时借鉴《内经》、《灵枢》中的缪刺、巨刺法,针对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采用对称取穴,通过健、患侧同时取穴,运用针刺法来调经驭气,平衡经气,从而调整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经络气血的动态平衡,即“以平为期”——这是导师针灸治病的基本法则。中风病位在脑,症状多伴有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故多取四肢部和头项部的腧穴,选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及督脉俞穴,达“心脑同治”之功。“邪入于脏”则“心中纷乱,或手足顽麻”,中脏侧重调神,取神庭、百会、四神聪、心俞、水沟、内关、合谷。“邪入于腑”则“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中腑侧重疗瘫,取四神聪、听宫、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列缺、曲池、绝骨、太冲。导师采取健患侧同取穴的平衡针法、健补患泻,利经脉之气,使阴阳相通,循环无端。针刺补泻手法,老师遵循和吸取了《针灸大成》理论,强调指出“不知分寸,补泻不明,不分虚实,其症再发”,临证时根据穴位的部位和局部肌肉的厚薄,辨明虚实、健补患泻,针刺不同深度,以捻转、提插、复式补泻为基础,灵活的使用提插或捻转手法,平补平泻,提倡刺激量小而均匀,出针时运用开阖补泻,处处体现“以平为期”的治疗理念。

  2、灸: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老师指出中风病机为阴阳失调,病位在心脑,多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经络瘀阻,治宜舒经活络,补益气血。《黄帝内经·灵柩》解释:“针是泄法,灸是补法”,灸法可补针刺之不足。艾灸有温通经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中风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人体的运动主要靠肌肉的支持,肢体外侧面的肌肉在机体的运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故取穴宜以多分布于人体外侧的阳经为主。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明经旺又善能滋生气血,气血健旺,经络充盈,其痿自起。施以灸法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这与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说相契。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为足阳明胃经重要穴位之一,内合于脾胃脏腑,外络于经脉,诚治痿之要穴。其下分布肌肉为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对下肢运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于中风患者,常取足三里灸之,可补益肾气、增强体力,强壮神经,增强下肢肌力,强壮下肢肌肉,体现了“灸是补法”一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3、汤药:汤液治其内、针药并举、心脑同治。老师常说针、灸、药各有所长,不能偏废。一针、二灸、三服药是王老师治病方法,在临证时提倡针药并举。凡遇初病、急症,首先针刺,以针刺取效立竿见影,而对一些重症、危症、久治不愈的病症往往针药并施,双管齐下,每能收到满意疗效。中风病多因年老体衰,正气不足,肾阴亏耗,阴阳乖戾,气血冲逆,蒙闭清窍,神明失宣而致。急性期病势急,祛邪为先,治标为本;恢复期病势缓,缓则治其本,以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扶正固本为要。该病起病较急,病程较长,日久必痰瘀阻滞,耗气伤阴,致脑髓失养、气血内虚、气阴两虚。老师根据病程特点,自拟汤药醒神开窍活血汤(在王清任《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基础上加减)为主方加减,治以醒脑开窍、化瘀升清,疏通脉络。方中根据病患意识情况酌情加减(人工)麝香或冰片,以醒脑开窍;多用虫类药物,取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针药并用,相得益彰,以达到心脑同治的目的。

  三、典型病例:

  患者男,6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20余日。患者20日前突发右侧肢体活动欠利、言语不清,无昏迷、恶心呕吐、抽搐、二便失禁等症状,CT诊断“左侧脑出血”,住院治疗半月出院。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反应迟钝、言语謇涩,口角歪斜,右侧肢体麻木疼痛,伴头昏、气短乏力,纳眠差,小便清长,大便干。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络瘀)西医诊断:脑出血恢复期

  治法:养心调神通窍、行气活血通络

  针灸处方:神庭、百会、四神聪、心俞、水沟、听宫、内关、合谷、列缺、曲池、肩髃、足三里、阳陵泉、绝骨、太冲、三阴交:足三里、极泉、尺泽、环跳、委中、廉泉、地仓、颊车、通里、哑门

  双侧取穴,健补患泻,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双侧内关行快速捻转1分钟,水沟行雀啄手法至眼球湿润;患肢委中以肢体抽动3次为效,足三里结合艾灸,留针30分钟。嘱患者每隔一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方解:中风病位在脑,治宜调补气血、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其中四神聪醒脑开窍;百会、水沟属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所会,督脉入络脑,导气调神、醒脑开窍;合谷为手阳明经脉气所过之原穴,善开窍安神、疏风益气。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疏通气血,曲池为手阳明经脉气所入之合穴,能调气和血,舒筋利节: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乃补益气血之常用穴,可益气通络;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针之可滋补肝肾。听宫为手太阳经穴,且为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导师常取之治疗中经络,尤对上肢症状效果明显,列缺为八脉交会穴,常配合听宫使用,环跳则以疏通局部气血见长。

  汤药:人工麝香0.2g 、当归15g 、赤芍10g 、桃仁10g 、红花10g、川芎6g、老葱3节 、鲜生姜3片 、大枣5枚,、黄芪30g、伸筋草15g、 僵蚕12g、地龙9g、水蛭6g 、甘草6g 、黄酒1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2-3个疗程为宜.

  方中麝香开窍通闭,解毒活血;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黄芪补益元气、僵蚕祛风升阳、地龙、水蛭、伸筋草通经活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

  汤液治其内、微针治其外,针灸药并举、心脑同治。《诸家得失策》中提出:“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揍理,非熨炳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以此为宗,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审证求因选法,当针则针,当灸则灸,当药则药,各取所长,灵活应用,以协同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