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春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本论文荣获“第六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精神内守”称谓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原文是:“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一句讲的是酒醉后入房妄耗竭肾精,故而年过50就衰老了。后一句讲的是志闲心安气顺而能度百岁。历代医家对此的理解与阐述不尽相同。为此,笔者查阅大量书籍探究如下。
1.历代代表性医家的理解与阐述
“精神内守”相关的论述较多,笔者略归纳出代表性的观点分述如下。
清·尤乘《寿世青编·疗心法言》记载:“《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千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是稳定情志的含义。清·汪蕴谷《杂症会心录》记载:“盖脑为神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阐述的是“精神内守”指的是益精填髓。清·叶桂《叶选医衡》记载:“盖有节有常,则气血从轨,而无事于搬运之烦,精神内守,则身心宁定,而无事于制伏之强,形与神居,而神不离形”。其阐述的是“精神内守”是淡泊名利。清·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一·尊生救本篇》记载:“《经》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不治其虚,安问其余?可见,虚为百病之由,治虚为去病之要焉”。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指的是补虚,涉及到津液气血。清·程文囿《医述·卷一·医学溯源·养生》记载:“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无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致肾阴不足,而阴火冲逆;肾阳不壮,而寒气犯脑”。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指的是防肾阴肾阳损耗。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一》记载:“深居静处。养其气也。闭户塞牖。无外其志也。魂魄不散。精神内守也”。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指的医生行针灸时集中精神注意力。
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记载:“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此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教恬惔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动于妄也。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飞走之狂势也哉?”其阐述的是“精神内守”和遏制心火、君火、相火有关,涉及肾精和神。
宋·李中梓《内经知要·道生》记载:“恬者,内无所营。澹者,外无所遂,虚无者,虚极静笃,即恬澹之极,臻于自然也。真气从之者,曹真人所谓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弛气自定。张虚静曰: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又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真一之气皆来从我矣。精无妄伤,神无妄动,故曰内守。如是之人,邪岂能犯,病安从生乎”。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指的是神性不外弛,精无耗伤,涉及肾精和神。宋·史堪《史载之方》记载:“古之人知养道之术,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血气安和精神内守,故年满百而动作不衰,盖真全而邪气不能胜也,今之人不知养道之术,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血气枯衰,精神耗散,乃有胎胎相传,病病相孕,受气虚微,肌体羸弱,呼吸喘息之间,而百病臻凑于五脏六腑者矣,此无他,精虚神乏,而外邪得以干其阴阳之正气也”。其阐述的是“精神内守”和不耗损肾精和神有关。
唐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曰人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又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也”。其阐述的是“精神内守”含义是补养阴阳。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记载:“《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胎息经》云∶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者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气行,神往气往,若欲长生,神气须注”。其阐述的“精神内守”指的是固养神气,涉及到精气神。
2.“精神”、“精神内守”词语溯源
要探究“精神”、“精神内守”词语的真实含义,就需要先从《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入手,再从其同期或早起的论著中探究。
2.1 《黄帝内经》成书时间
从大多数学者根据《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内容特点、先秦古韵等诸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所做的判断,将《黄帝内经》之成书定为战国时期是较为可信的,《黄帝内经》的绝大多数篇章成于战国,少数篇章成于东汉西汉,唐宋间疑有伪作增补。[1]
2.2 “精神”出处
确定了《黄帝内经》成书时间,便可以从先秦论著中去寻求答案。笔者有幸查到春秋末战国初讲到“精神内守”三部论著。
“精神”一词,可见于春秋末年《邓析子》转辞篇:“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心不欲躁,虑不欲浅。心躁则精神滑,虑浅则百事倾。”[2]邓析(不详—前501年),春秋时代末年郑国名家思想家。《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邓析所作,目前仅有两卷残卷流传,但是有人也指出其中有些观点当源于邓析,内容参杂其他家说法。所以该书存疑待考。
另可见于战国前期思想家列御寇《列子》,“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3]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主张清静无为,是老子后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精神”一词,另可见于《文子》道原、精誠、九守(守平、守靜、守弱、守朴)、上德、下德共五卷中共21次出现。如:“是以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历其精神,偃其知见,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是故,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知九窍四肢之宜,而游乎精神之和,此圣人之游也。”“精神越于外,智虑荡于内者,不能治形,神之所用者远,则所遗者近。”“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地也。”“天地之道,至闳以大,尚由节其章光,授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燻而不息,精神何能驰骋而不乏,是故,圣人守内而不失外。”[4]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老子,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文子》略早于《列子》。
综上,可以认为“精神”一词,最早见于《文子》一书。
从《文子》中,“精神”一词所在条文,结合前后语句,可以判断“精神”指的是道家“元神”,“精神”是完整一个词,和肾精并无直接关系。
2.3.“精神内守”一词溯源
无独有偶,经查,“精神内守”最早便见于《文子》一书,共两处,《文子•九守》:“圣人诚使耳目精明玄达,无所诱慕,意气无失清静而少嗜欲,五藏便宁,精神内守形骸而不越,即观乎往世之外,来事之内,祸福可足见也,故‘其行弥远者,其知弥少。’”《文子•下德》:“故自当以道术度量,即食充虚,衣圉寒,足以温饱七尺之形。无道术度量,而以自要尊贵,即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快,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故圣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不能惑。”
结合“精神内守”一词所在条文及前后语句,可以判断“精神内守”指的是道家的一种“元神”修炼方法。
3.讨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史以来,历朝历代各家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医学便是得益于各家,尤其是先秦时期,再经历代医家继承与发扬,不断发展壮大。
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指明传承与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前进的两大方向。传承是“寻根究底、正本溯源”的传承,传承是“师名医、读名著、立名志”的传承,传承是“医德、医风、医术”的传承;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发展。中医药迎来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每一个中医人当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笔者在中医研究中发现问题,多向名师、历代医家医著请教,多到先秦诸子百家论著中去寻求答案,受益匪浅。有两点认识分享:(1)各家学说,尤其是先秦各家学说的概念,有一部分引入中医学后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上文探究的“精神”、“精神内守”,另外如“炁”、“天人合一”等。(2)笔者赞同“道家文化是中医的‘根’,中医是道家文化的‘干’”。整个中华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一直为中医注入着精气神。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当放到整个中华文化中去研究,打破门户之见,以实践成果检验成效。“寻根究底、正本溯源”是传承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健康管理与五行.《黄帝内经》成书时代及渊源[EB/OL].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0T7FD0E0521TH73.html, 2018-11-18.
[2].[清]永瑢,纪昀等撰.四库全书•子部•法家类•邓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
[3].张继禹主编.列子[M].//《中華道藏》第十五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
[4].张继禹主编.文子[M].//《中華道藏》第十五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3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