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五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特点分析(2)

2018-08-15 16:04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2.5   针灸改善ER选穴基本情况    针灸改善ER的选穴频次见表1。共计体穴39个,所选穴主要分布于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其外还有经外奇穴。其中分布于任脉的穴位有6个,分别为中极、关元、气海、中脘、下脘、神阙;督脉有3个,命门、百会、神庭;足阳明胃经有9穴,足三里、归来、天枢、水道、上巨虚、下巨虚、外陵、梁丘、滑肉门;足太阴脾经有5穴,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足少阴肾经有4穴,太溪、气穴、照海、大赫;足太阳膀胱经有2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穴;手阳明大肠经有合谷;足厥阴肝经有太冲;足少阳胆经有风池、阳陵泉、带脉;手厥阴心包经有内关;子宫属经外奇穴。所选穴位多为特定穴,有23穴,占58.97%,非特定穴16穴,占41.03%。特定穴中,交会穴7个,募穴、下合穴4个,原穴3个,输穴、八会穴、背俞穴、合穴、八脉交会穴、郄穴各2个,络穴1个。

  除统计穴位外,纳入文献中,选穴较为特殊的有潘碧琦等[37]采用腹丛刺、谢津津(Cheah Chin Chin)[19]另选用靳三针组穴中:四神针、定神针。耳穴的相关研究数量少,仅有两篇[18][26],且选穴相同,为肾、肾上腺、神门、交感、子宫、内分泌、卵巢、生殖器、膀胱,不再另行统计。

 

  2.6 针灸治疗周期及介入时机   针灸在改善ER的治疗中,其治疗的周期不一,以治疗1个、3个月经周期为多,分别为13篇、14篇,穴位埋线[16]仅治疗1次,严红莲等[20]、冯雪花[30]在移植前24小时内、移植后30分钟予针灸治疗。经统计,所纳入研究均仅在非经期进行针灸治疗。笔者认为,“种子必先调经”,月经的一特点就是周期性,在把针灸应用于改善ER时,应将子宫内膜、卵巢的分泌周期纳入考虑,在应用中又应坚持辨证论治。针灸最显著的作用为调和气血,月经期气血变化急骤,期间的病理变化多为气血不和,此时正是针灸介入的良好时机。

  2.7评价标准   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针灸改善ER的研究中,主要运用超声评价指标,主要有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分型、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index ,VI)、血流指数(flowindex ,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index,VFI)和 内膜容积(Volume,V)、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uterineperi-stalsisfrequency,UPF ),也有部分研究[30]将整合素水平、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 水平、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mal growth factor,HB-EGF)、 胞饮突等作为评价指标。可见,在针灸改善ER的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既有子宫内膜等宏观指标,也有HB-EGF等微观指标。说明针灸治疗后ER的评价标准尚不统一,各项指标的评价意义存在争议。这既不利于研究结果之间对比,选择最佳方案,监测指标的繁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检测资源。

  3.讨论

  中医学没有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提法,但《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有“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的论述,血充盛则子宫易于容纳胚胎的理论有类于现代医学的ER,可见血在子宫“易于容物”的功能中占主导作用。《周易》言“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在“的候”之机,男女之精交媾,则易成孕,这一时期胞宫阴盛阳充,胞脉气血流畅、充足,适于孕育生命,胞宫表现出接纳的能力,与现代医学“种植窗口期”基本类似。

  季清云等[12]认为,本病多由肾虚、肝郁、血瘀、痰湿等所致,虚为主,虚实夹杂,主要与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有关。针灸改善ER多从肝、肾、脾胃入手,但最后都着眼于调理冲任,针刺改善ER的选穴,主要集中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选用较多的有子宫、关元、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气海、太冲、归来、中脘、肾俞、血海等。取子宫为经外奇穴,主升提下陷之气,调经助孕;关元为任脉穴,足三阴经交会穴、小肠募穴,《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畜血之处”,主治气虚诸证,调和阴阳,为生殖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主补益三阴、调和气血、益蓄胞脉,与足三里为表里经配穴,分别从气、血两方面进行调理。中极为膀胱募穴,任脉、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募集膀胱经水湿而利湿气,益肾兴阳,调经止带,调养肝肾、调理冲任。气海,又名脖胦、下气海、下育、丹田穴,下言穴,气泽穴,膊胦穴,季胦穴,《针灸资生经》:“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可生发阳气。太冲为肝经原穴,可疏肝理气;归来为局部选穴,疏通足阳明脉,促进输卵管周围血运或蠕动。中脘为腑会,为任脉、手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可健脾化湿,和胃祛痰。肾俞为温补肾阳的常用穴位,《针灸大成》:“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䐜满胀急,两胁满引小腹急痛”。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类经图翼》言:“血海主带下气逆腹胀”,《医学入门》:“此穴极治妇人血崩,血闭不通”,可活血化瘀通经。上述诸穴合用,可培补肾元、疏肝理气、温经暖宫、化痰祛湿。

  胚胎着床过程所参与的因素极为复杂,包括内分泌、免疫等诸多方面,既要求有优质的胚胎、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又要求二者的协调同步。目前西医学改善ER的主要方法有子宫内膜机械刺激、激素调节、宫腔灌注、手术治疗及免疫干预等[41],IVF-ET技术中随着大量促性腺激素的应用,在诱发多个卵泡同时发育和成熟的同时,也出现治疗周期的激素环境异常,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卵泡发育不同步。在COH中大量雌激素、孕激素的应用使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整合素减少,异常的激素水平影响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容受性[3]。较西医治疗,针灸具有完全无毒副作用、操作更简便,费用较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综上,针灸对ER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但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述如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总体研究数量较少,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临床推广受限。(2)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多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对针灸作用的效应机制研究甚少,同时也缺乏回顾性研究与分析。(3)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统一。(4)在针灸应用中联合其他疗法较多,针灸的疗效不易突显。各研究选穴不一,可通过进一步数据挖掘优化选穴提高疗效,同时利于临床推广应用。(5)“种子必先调经”,月经的一特点就是周期性,在把针灸应用于改善ER时,应将子宫内膜、卵巢的分泌周期纳入考虑,在应用中又应坚持辨证论治。(6)在治疗后评价指标的选择各家争议较大,各研究的评价指标缺乏特异性,积极寻找特异性评价指标将大大减少检测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徐蔚华,杨兰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监管[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31-5033

  [2] 杨新鸣,吴效科. 针刺治疗女性生殖障碍研究现状[J]. 科技导报,2010,28(11):111.

  [3] 高星. 补肾法、疏肝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及其与Sphk1/S1P通路的关系[D]. 河北医科大学,2015.

  [4]SARDANA D,PADHYAY AJ,EEPIKA K,et al. Correlation of subendo-metrial - endometrial blood flow assessment by two - dimensionalpower Doppler with pregnancy outcome in frozen - thawed embryotransfer cycles[J]. J Hum Reprod Sci,2014,(2) : 130 - 135.

  [5]胡秋兰,陈思达,等. 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3):411-413.

  [6]陶颖,王梦.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17,37(04):714-716.

  [7]卓丽珍,张帆. 助孕1号方联合腹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8):2-4.

  [8]汪秀梅,田丽娟,等. 温针灸对胚胎移植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7,35(06):184-187.

  [9]胡秋兰,何渊,等. 针灸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性meta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1):61-67.

  [10]罗国群,苏文武,等. 温针灸预处理对冷冻胚胎移植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7,37(08):831-835.

  [11]梁玉风. 从子宫内膜蠕动角度探针药结合对肾阴虚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12]季清云,王芝敏,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差不孕症40例[J]. 中医研究,2016,29(09):55-57.

  [13]苏柏宇. 腹针结合艾箱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宫寒型)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4]钟秀芳,尹萍,等. TEAS对IVF肾气虚型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0):188-191.

  [15]杨万芳,王双丹. 针灸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3-34.

  [16]李艳,施园,等. 穴位埋线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5):464-465.

  [17]邢玉,张庆,等. 针药结合对卵泡发育不良者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超声评分的作用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1):1489-1492+1496.

  [18]高喜红,刘小玲,倪亚莉,王琰,安锦霞. 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压丸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15,28(12):4-7.

  [19]谢津津(Cheah Chin Chin). 针药结合对肾虚型月经过少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20]严红莲,何淑祯,等. 针灸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广州医药,2015,46(01):13-16.

  [21]林树煌,邹小玲,等. 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05):84-86.

  [22]陈芊,郝翠芳. 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5,35(04):313-317.

  [23]陈芊,郝翠芳. 针灸对IVF-ET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胞饮突表达的影响[J]. 生殖与避孕,2015,35(03):159-165.

  [24]李雪婷. 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新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

  [25]陈林. 安神补肾针灸法改善脾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26]安锦霞,倪亚莉,等. 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贴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06):682-685.

  [27]姜朵生,吴献群,张迎春. 温针灸配合长膜汤对促排卵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14,34(02):130-134.

  [28]李青. 针刺改善肾虚肝郁型试管婴儿受试者周期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29]徐梅,杨菁,赵萌.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反复着床失败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影响[J]. 生殖医学杂志,2014,23(08):624-627.

  [30]冯雪花.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初步机制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31]瞿慧. 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2]李露. 针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3]周彬,王缤. 针刺配合克罗米芬促排卵的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02):121-122.

  [34]孙振高,连方,等. 补肾疏肝中药联合针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手术结局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08):1023-1027.

  [35]李玉,冯晓军,等. 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医药,2012,32(03):12-15.

  [36]孙振高,连方,等. 腔内短波理疗联合针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2,53(22):1927-1929+1940.

  [37]潘碧琦,陈磊,等. 腹丛刺辅助促排卵治疗的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03):539.

  [38]陈雪梅. 针刺疗法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对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9]王慧丹. 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40]胡芳. 艾灸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1]张雪洛,陈艳花,夏红.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 [J].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