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四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兰茂学术传人管氏医家及其主要学术著作初步研究(2)

2017-09-27 16:06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3.管氏医家主要著作

  管氏医家的著作除《脉学全书》外,还有根据收集的民族民间单、验方编撰而成的《海上仙方》、《一百一十六首秘方》以及《伤寒舌诊》、《医学必读》等书,惜因家资在刻《滇南草本》时已耗殆尽,再无力付梓,而只留下手稿,世代相传。后管氏医家第十三代传人管鹏声教授,积数十年研究心得,将其先祖世代珍藏的《秘方》手稿公诸于世,并详加诠释,名为《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1]3。

  《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系从管氏医家十二代家传秘方手稿中筛选而出,在介绍历代学术经验和各科治病验方的基础上,参考古今医籍,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分别科条,阐述其制方理论及临证运用等内容。

  此书上卷验方以歌诀形式,按病症分类,介绍单验方90余剂,是管氏医家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介绍了许多云南地方民族用药经验,是在《滇南本草》对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下卷丸、散、膏、丹,按方剂作用分类,介绍了101个成方。大多是管氏医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精华,也是过去“万春堂”生产的成药制剂,其中许多是首次公布配方和工艺的,如杨林丸、霜雪散、万春丹等,从而揭开了这些成药的历史之谜[9]。

  4.管氏医家学术思想

  自管群蕃、管群仁师从兰茂习医以来,管氏后人以医为业,一脉相承,不断演绎,形成一套以丸、散、膏、丹剂为先导,继之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治疗方法,创造了“六腑通、气血活”的学术思想,为中医急症学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3。

  管氏认为“六腑通,气血活”,提出“通腑活血法”的治则治法,既对历代医家“通腑”、“活血”法的继承,同时又创新了诸多的用药特色。通腑活血法的基础是将“六腑通,气血活”作为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生理现象来认识的,而疾病尤其是危急重症的治疗目的就是恢复这种生理平衡状态。故凡属痰水积滞、瘀血热毒内盛的危急重症,均可应用通腑活血法,清除病因,扭转病势,恢复气机升降正常运行。其代表方剂杨林丸,据《嵩明州志》记载,为清·管浚发明创制。其主要药物为厚朴山楂麦芽陈皮砂仁、豆翘、朱砂巴豆等,一直由云南管氏万春堂制售,解放后经批准,以葫芦为商标生产制售,广受赞誉。

  现代统计分析结果[10]表明,管氏“通腑活血法”法主要通过泻下和化痰宣降肺气的药物通腑气,消食化积和活血化瘀行气的药物来行气活血,值得后世借鉴,对于现今临床上心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患者,都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依据。

  小结

  管氏医家作为兰茂学术的传人,为保存整理刊刻兰茂著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且管氏医家传承发展兰茂医学,在长期医疗活动中探索总结,不断吸收民族民间医药学经验与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少有管氏医家著作问世,世人对其认识了解较少,而以往对兰茂学术的研究考证中,鲜有提及管氏医家的作用。随着“兰茂医学”文化学术品牌的树立与相关研究持续推进,整理研究兰茂医学在管氏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丰富兰茂学术思想研究,完善兰茂医学体系,发展云南中医药学术,彰显独特的民族特性和区域特性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管鹏声.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郑进.试论云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5):1-4.

  [3]管鹏声.《滇南草本》与管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9(5):303-305.

  [4]邱纪凤.云南医林人物[M].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

  [5]兰茂.滇南本草[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6]杨国祥.《滇南本草》的作者与版本探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

  [7]邱纪凤.《滇南草本》与管氏医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2):35-38.

  [8]马逢升.《滇南本草》的整理者——管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1).

  [9]曾育麟.解开《滇南本草》历史之谜——为《管氏医家十二代秘方选注》作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7(1).

  [10]刘舒,王臻,秦竹.现代统计学分析清代医家管氏“通腑活血法”思想的方证概况[J].科技经济导刊,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