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三届兰茂论坛 > 优秀论文 >

吉勤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2)

中医新闻|2016-12-08 09:41|来源:国医在线|中医药网|阅读:

  2.4健脾益肾,益气利湿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为生气之根,两者相互协同调节,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患者年老体弱,脾肾亏虚、气化失司所致水湿停滞,湿热蕴结;或日久病延,或愈而复发,耗伤正气,最终导致脾肾两虚无以运化和开阖,水湿、瘀血梗阻更趋严重,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吉勤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特别强调顾护脾肾,通过培补先后天以化生精微、益气血以濡养全身,以达到脾肾功能强健,助于祛邪外出。此类患者在临床常表现为:浮肿反复消长,腰以下肿为主,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夜尿清长,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常用:黄芪六味地黄汤合四君汤加减。药物组成有: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等。

  2.5益气养阴,育阴利水

  肾病综合征日久不消,或湿热瘀血蕴久,或过用苦寒清利药物,真阴亏损,元气大伤。《素问·通评虚实论》 提出“精气夺则虚”,是对气阴两虚病机的最早提出和高度概括;《素问·举痛论》指出“外感热病,汗出过多,津液耗伤,气可随之外泄;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正气亏虚后,脏腑功能失职,湿热瘀血等实邪盘踞于体内,久恋不去,导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终为虚实夹杂之证。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少华,气少无力,口干咽燥,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或弱。治疗上常用黄芪六味地黄丸合生脉饮加减。黄芪、生地、山茱萸 、山药 、泽泻、丹皮 、茯苓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

  3、辨证加减

  3.1感染的防治

  肾病综合征复发因素很多,最主要是感染。在激素大剂量时常易出现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临床表现为:皮肤痤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赤热、口苦口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疗上常用五味消毒饮、银蒲甘桔汤等方剂。药物组成有: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黄柏等,若患者常有外感之证可加用玉屏风散。

  3.2注重活血化瘀

  《血证论》中“淤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肾病综合征临床常见面色暗滞,舌有瘀斑瘀点等,是水病及血,久病入络。在上述辨证分型的治疗基础上,酌量增加益母草、泽兰、桃仁等活血化瘀药物。

  3.3针灸论治

  肾病综合征上述证型皆可配合针灸及耳穴治疗,主穴包括:①脾俞、足三里、肾俞、太溪、气海、关元等②耳针取肝、肾、脾、皮质下、膀胱等穴。

  4、小结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吉勤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总结,认为病机初期多属水湿蕴结肺、脾、肾、三焦,日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水湿、湿热、瘀血为主。治疗上采用实则清利,虚则补益,虚实夹杂则清补兼施之法,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疗效。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肾病综合征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岳胜利.肾病综合征中医临床证治思路[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5).8-9[2]王耀献,高普.肾脏病中西医诊治[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34.

  [3]李顺明.现代肾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202.

【责任编辑:高燕仙】 本篇文章吉勤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2)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tcm166.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zhuanti/lanmao3/yylw/21484.html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news_default/news_content_sideba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