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浩1,段晓荣2,金婉[],马宇3,邓亚萍3,张芳3,田春艳3,杨廷金1
(1.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538;2.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51;3.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介绍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通行经络学术思想,经络联络五脏六腑、天、地、人三部气机,经络通、周流行,则可通调脏腑气机阴阳,通调经络为调脏腑气机阴阳之根本,其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即经络辨证选穴通经络之法,广义即为诸法之中心,诸法皆含气机升降出入。持“三部两路”之脉调升降为通调经脉之核心,持“人迎寸口”之脉平出入为通调经脉之能使,畅情志为通调经脉之基础。
关键词:通调经络;气机升降;气机出入;阴阳
张沛霖,男,国家级名中医,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70余载。其学术思想多源自《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亦汲取西医所长,形成学术上的尊古纳新,衷中参西。三部即《内经》三部九侯脉诊法中的上部耳前脉、中部寸口脉、下部跗阳脉,两路即三部的左右两路。倡导以耳前脉、寸口脉、跗阳脉辨气机升降,调升降,以人迎寸口脉诊法辨气机出入,平出入,畅情志,通调经络。对脑梗死、脑出血、神经性耳鸣耳聋、帕金森氏综合征、周围性面瘫、眩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和甲减、胸痹,以及消化科、妇科、儿科等疑难病症,均有显著临床疗效。国家级名中医张沛霖教授行医七十余载,提出“调升降、平出入、畅情志”环环相扣以通调经脉的学术思想[1]。现介绍如下。
十二经脉理论是《灵枢》的核心理论,是研学针灸学最基础、最高深的理论,亦是张沛霖主任核心学术思想内涵。如《灵枢•经脉》种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以止也”。十二经脉联络五脏六腑,沟通天、地、人三部气机,经络通、周流行,则可调脏腑气血、平气机阴阳。如明代医学家张介宾云:“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又《灵枢•经脉篇》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通调经脉在临床诊疗上的重要地位。
1 持“三部两路”之脉调升降为通调经脉之核心
1.1 三部、两路脉气之间的相互协调平衡是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运行的基础
万物上下之气及阴阳之气运行之道路左右相互协调平衡,则阴阳之气相互交感呼应,气机升降有序,回旋运行,促进万物生长。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万物运行之理即人体运行之理,人体之上中下三部、左右两路脉气之间的协调平衡是气机升降正常运行的基础。故针刺协调平衡上中下“三部”、左右“两路”的脉气可达到整体调节人体气机升降之目的。阴阳气机升降的有序运行是推动人与天地万物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2]。正如《医源》云:“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大道至简”万物之上下、左右蕴含的基本规律,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大道”、大框架[3],是中医学最基本、简明扼要的中医思维。自然界正是在左与右、上与下的相互协调平衡空间中通过阴阳升降的有序运行,促使万物生长。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进一步指出:“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自然界在上与下、左与又的平衡空间中,通过阴阳气机升降,交感呼应,促使万物生长[2]。“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在外与自然统一[4],参天地而知人身,自然界的规律会在脉象上表现出来,即脉象亦有阴阳升降之理[2,5-6]。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云:“脉之动者,阴阳气血升降出入也”。自然界的气机升降在于上与下[2]、左与右之间的平衡,人体的气机升降亦在于上与下[2]、左与右脉气之间的平衡,故三部、两路脉气之间的相互协调平衡是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运行的基础。
1.2 调升降为通调经脉之核心
气是生命的象征,是维持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7]。如“气者,人之根本”(《难经·八难》),“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气机升降是气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气机升与降的相互协调,有序回旋运行,推动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8]。气机升降协调,可促进气血、津液的化生及推动津液、血液的运行周流,濡养全身,从而促使人体五脏六腑、经脉功能活动的正常发挥[35]。正如《直指方·诸气方论》所云:“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此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若气机升降逆乱,则经络运行失调,百病由生[9],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此外,张老认为痰、瘀、风、火等为影响经络运行的主要病理因素。痰为津液停聚产生的病理产物,津液停聚责之气机升降逆乱,气有不顺,津则不行,痰自内生,故治痰首当调气机升降,气机升降协调则痰自消[10,57]。如《丹溪心法》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矣”。血不行则凝,血凝则瘀,血液的运行靠气的推动,“气行乃血流”(《素问·五脏生成论》),故治瘀首当调气机升降,气机升降协调则可推动气血运行周流,而瘀自通[10,11]。如《素问·举痛论》亦提倡“化瘀必先调气”。《症因脉治·卷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气为血之帅”气机升降协调可推动血液有序运行,以治血,故治风当以调气机升降为先,气机升降协调则风自息[10]。气机升降失调,则肾水无以上升制心火,致火自生,“火焰升腾,则风亦动,气逆火升。”(《中风斠诠》),调气可降心火交于肾,使肾水蒸腾上升制心火,则火自降,故调气机升降可治火。总之,诸法皆含气机升降,气机升降协调,可发挥息风、化痰、祛瘀、降火之用,减少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的产生,促进经络有序循行,此乃从源头上通行经络的有效疗法,调升降为通调经脉之核心
2 持“人迎寸口”之脉平出入为通调经脉之能使
人迎寸口脉诊法出自《灵枢·终始》云:“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阳经通过络穴进入相表里阴经为由表入理,阴经通过络穴进入相表里阳经为由里出表,构成经脉气机运行之出入循环。人迎寸口脉诊法主要用于诊察阴阳表里两经的阴阳气机出入失调,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盛于寸口为相应阳经气机出之太过,入之不足,无以通过络穴进入相表里阴经;寸口盛于人迎,为相应阴经出之太过,入之不足,无以通过络穴进入相表里阳经,阴阳表里经气无以相互为用,经气无以运行周流,则经脉失调。《内经》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人迎主三阳气机出入之开阖枢,寸口主三阴气机出入之开阖枢,阴阖(入)则阳开(出),阳阖(入)则阴开(出),变生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奥妙之法一;少阳、少阴枢调阴阖阳开,阳阖阴开,为法二,以调经脉之出入。相表里两经出入无碍,则表里经脉循环周流。故持“人迎寸口”之脉调出入为通调经脉之能使。
3 畅情志为通调经脉之基础
“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明言情志失调对经脉气机运行的影响。《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畅情志为通调经脉的基础之法,情志畅达,恬淡虚无则经气自然有序运行,精神内守,身心健康。故凡治之法无忘调畅情志,情志不调,难以凑效。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医源》),上述调气机升降、平出入、畅情志环环相扣以通行经络之妙法的学术思想内涵,皆源于此。
参考文献:
[1]管浩. “三部两路一体调脉平气”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0.
[2]王慧婵,滕晶.从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析识脉象[J].吉林中医药,2015,35(10):980-982.
[3]吕云华.张沛霖主任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附效穴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1.
[4]王辉.“天人合一”从气论治理论指导下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6,36(11):1091-1093.
[5]赵艳青,滕晶.《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对脉诊的影响探讨[J].四川中医,2013(10):22-24.
[6]李吉武,彭万年.从元气升降角度析识脉象之理[J].国医论坛,2014,29(06):9-11.
[7]何梅光,段晓荣.张沛霖老师针灸临床选穴经验[J].中国针灸,2005,25(S1):40-41.
[8]张铭,冯晓东.从气机升降论治中风[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73-174.
[9]李国菁,冯兴中.论“百病生于气也”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479-3482.
[10]祝建材.治风先调气,气调风易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08):871-872.
[11]丁元庆.卢尚岭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薪传[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01):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