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第八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基于CiteSpace的彝医药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22-01-04 09:2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吕  仪1,陈  蓉2,吴海妹2,陈清华2*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  201203; 2. 云南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  650500)

  摘 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彝医药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探索彝医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至2020年彝医药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64篇,发文量大体上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研究学者以杨本雷、罗艳秋和罗茜等为代表。研究机构为以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与楚雄师范学院为代表。发文量>5篇的关键词有17个,其中彝药出现频次最高为103次,彝医药出现次数59次。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主要包括彝药化学成分分析;彝医药临床、诊疗研究;彝医药开发与整理保护研究等。目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优势病种研究;进一步的文献挖掘研究;打造更多的学术团队以及彝医药资源开发等。结论  本研究首次基于CNKI数据库全面地、全景式地再现与分析近40年来彝医药的所有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方向与一定的依据与思考。

  关键词:CiteSpace;彝医药;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of Yi Medicine Research Hotspots based on CiteSpace

  LV Yi1, Chen Rong2, Wu Haimei2, Chen Qinghua2*

  1 School of basic science of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2. School of ethnic medicine,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CiteSpace software,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Yi medicine research, and explores the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i medicine. Methods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of Yi medicine research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2020 were searched in CNKI. CiteSpace 5.7.R5W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uthors, 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visually. Results  A total of 464 articles were included, and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showed a relatively stable upward trend. The research scholars are represented by Yang Benlei, Luo Yanqiu and Luo Qian.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represented by Yunnan Yi medical hospital,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There are 17 keywords with more than 5 papers published, of which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Yi medicine is 103, and the next highest frequency of Yi medicine is 59. Clust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mainly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Yi medicine; the clinical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earch of Yi medicin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research of Yi medicine, etc. The main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more in-depth and extens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 dominant diseases; further literature mining research; building more academic teams and developing Yi medicine resources. Conclusion Based on CNKI database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and panoramically reproduced and analyzed all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Yi medicine in recent 40 years, including research status, research hotspo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and certain basis and thinking for later research.

  Key words: CiteSpace; Yi medicine; Bibliometrics; Visual analysis

  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勤劳智慧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讨发掘,积累了彝族特有的医药经验,整理了大量医药文献,为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写下了光辉一页[1],彝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内的彝医药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伴随着文献数量的增加,其研究热点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因此对历年来彝医药相关研究进行总体上的可视化分析并提升后续研究的针对性有着深刻的实际意义。CiteSpace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华人学者陈超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发,最新版本为5.7.R5W,它是一款可以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可视化科研趋势与动态的JAVA软件,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均匀的片段,然后在每个片段中形成共现网络,再将这些网络合并形成大的可视化网络,它将某一领域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为深层次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信息提供参考[2-5]。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方法,运用CiteSpace 5.7.R5W软件绘制彝医药研究的可视化图谱,首次基于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全面地、全景式地再现与分析彝医药的所有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方向与一些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SU=彝医 OR SU=彝药 OR KY=彝医 OR KY=彝药】检索式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检索时间设置为从CNKI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检索时间为2021年3月8日,获得539篇文献,排除会议通知、新闻报道、广告等与主题无关或重复的文献后,最终获得464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分批次选中筛选后的文献,从CNKI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_xxx.txt”的命名规则进行保存,使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内置功能将引文格式转化后导入CiteSpace 5.7.R5W中准备分析。

  主题来源选择“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 (DE)”、“Keywords Plus (ID)”,根据第一篇纳入的文献时间,将参数设置中时间跨度设置为1982年至2020年,每1年为一个时间切片,节点类型选取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每个切片阈值Top N%设为100.0,表示选取1982-2020年所有文献进行分析。图谱修剪方式选择Minimum Spanning Tree、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当节点类型选取关键词(Keyword)时,图谱修剪方式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余不变,分别对纳入的464篇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绘制图谱,形成可视化分析。

  图谱中节点分别代表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节点的圆圈大小代表频次,圆圈直径越大代表该节点频次越高,圆圈宽度代表不同的年份相关内容出现的频次,节点间连线代表共现频次,线条越粗代表出现频次越高,关系越密切。

  2 结果与分析

  2.1 彝医药相关研究年发文量分析

  对纳入的464篇文献按发表时间进行统计(见图1),从总体趋势线可知彝医药相关研究文献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幅度较大。

  图1 彝医药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及发表年份分布图

  2.2 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

  应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彝医药研究文献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共现分析,其中节点数717个,连线数267条,网络密度0.001,云南省彝医医院杨本雷发文量最高为19篇,发文量较高的作者还有云南中医药大学罗艳秋与西昌学院罗茜,各发文13篇,发文量≥5篇的作者有36人(见表1)。

  中介中心性描绘的是节点建立起2个不相关节点之间关系的桥梁,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凸显出节点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按中心性进行排序,得到中心性≥0.04的作者共8人(见表2),中心性最高的作者为郑进以及饶文举(均为0.06),表明两位作者在彝医药领域研究较为突出以及重要。

  其作者合作网络(见图2)可以看出本研究领域形成了数个广泛联系的作者合作网络,结构整体较为紧密,出现了多个团队,不同团队间有一定的合作,团队内合作较为紧密,如罗艳秋和徐士奎的合作团队之间合作次数较多,关系紧密。同时,图谱中散落的小范围节点显示出一部分学者独立或两两进行科学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以更小团体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

  利用CiteSpace 5.7.R5W软件的Burst检测分析功能,发现彝医药研究伊始以孟之仁(突现强度4.83)、关祥祖(突现强度3.86)形成较高的突现强度,近二十年来以杨群(突现强度4.73)、朱光辉(突现强度4.79)、韦薇(突现强度4.6)、陶明(突现强度5.25)、罗茜(突现强度5.69)、李林森(突现强度4.89)、罗伦才(突现强度3.72)等形成了较高的突现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力。

  图2 彝医药治疗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发文量≥5篇)

  表1 发文量≥8篇的作者、发文量(CiteSpace)以及中心性

序号 发文量 中心性 作者
1 19 0.05 杨本雷
2 13 0.03 罗艳秋
3 13 0 罗茜
4 12 0.01 徐士奎
5 12 0 陶明
6 12 0.04 韦薇
7 11 0.05 许嘉鹏
8 11 0 朱光辉
9 9 0.02 余惠祥
10 9 0.01 李林森
11 9 0.01 刘圆
12 8 0 罗伦才
13 8 0.01 杨群
14 8 0 刘洪
15 8 0 李莹

  表2 中心性≥0.04的作者、中心性及发文量(CiteSpace)

序号 中心性 发文量 作者
1 0.06 5 郑进
2 0.06 6 饶文举
3 0.05 19 杨本雷
4 0.05 5 王敏
5 0.05 11 许嘉鹏
6 0.05 3 黄相中
7 0.04 6 王国忠
8 0.04 12 韦薇

  表3 彝医药研究作者突现分析表

作者 突现强度 开始 结束 1982-2020年突现时间段
孟之仁 4.83 1991 1992
▂▂▂▂▂▂▂▂▂▃▃▂▂▂▂▂▂▂▂▂▂▂▂▂▂▂▂▂▂▂▂▂▂▂▂▂▂▂▂
 
关祥祖 3.86 1991 2000
▂▂▂▂▂▂▂▂▂▃▃▃▃▃▃▃▃▃▃▂▂▂▂▂▂▂▂▂▂▂▂▂▂▂▂▂▂▂▂
 
杨群 4.73 2005 2007
▂▂▂▂▂▂▂▂▂▂▂▂▂▂▂▂▂▂▂▂▂▂▂▃▃▃▂▂▂▂▂▂▂▂▂▂▂▂▂
 
朱光辉 4.79 2007 2010 ▂▂▂▂▂▂▂▂▂▂▂▂▂▂▂▂▂▂▂▂▂▂▂▂▂▃▃▃▃▂▂▂▂▂▂▂▂▂▂
韦薇 4.6 2007 2010 ▂▂▂▂▂▂▂▂▂▂▂▂▂▂▂▂▂▂▂▂▂▂▂▂▂▃▃▃▃▂▂▂▂▂▂▂▂▂▂
陶明 5.25 2008 2012 ▂▂▂▂▂▂▂▂▂▂▂▂▂▂▂▂▂▂▂▂▂▂▂▂▂▂▃▃▃▃▃▂▂▂▂▂▂▂▂
罗茜 5.69 2011 2013
▂▂▂▂▂▂▂▂▂▂▂▂▂▂▂▂▂▂▂▂▂▂▂▂▂▂▂▂▂▃▃▃▂▂▂▂▂▂▂
 
李林森 4.89 2011 2013 ▂▂▂▂▂▂▂▂▂▂▂▂▂▂▂▂▂▂▂▂▂▂▂▂▂▂▂▂▂▃▃▃▂▂▂▂▂▂▂
罗伦才 3.72 2014 2017 ▂▂▂▂▂▂▂▂▂▂▂▂▂▂▂▂▂▂▂▂▂▂▂▂▂▂▂▂▂▂▂▂▃▃▃▃▂▂▂

  2.3 机构合作可视化分析

  通过对不同科研机构所发表论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彝医药研究领域中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首先对纳入的464篇文献所属机构中主要的具有相同含义或高等院校中所属院系的情况进行归并,如“云南中医学院”规范为“云南中医药大学”。

  利用CiteSpace 5.7.R5W软件绘制彝医药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共现图谱(见图4),节点数175个,连线数42条,网络密度为0.0028,可以看出彝医药研究的主要机构(见表2),以云南省彝医医院为代表发文63篇,紧随其后的是云南中医药大学与楚雄师范学院,发文量为51篇与35篇,随后的是西昌学院与西南民族大学,发文量为24篇与22篇。

  发文量较大的机构基本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以云南和四川为主,云南地区以昆明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主,四川以成都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见图4)。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两省都有大量的彝族人民聚居。围绕着云南省彝医医院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楚雄师范学院、云南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但跨区域间的合作较少,区域特性明显。

  表3 彝医药研究高产机构列表(发文量≥10篇)

序号 机构名称 发文量
1 云南省彝医医院 63
2 云南中医药大学 51
3 楚雄师范学院 35
4 西昌学院 24
5 西南民族大学 22
6 云南大学 16
7 中央民族大学 16
8 成都中医药大学 14
9 玉溪市中医医院 11
10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0

  图3 彝医药研究机构共现图(发文量≥10)

  表4 彝医药研究机构突现分析表

研究机构 突现强度 开始 截止 1982-2020年突现时间段
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 4.83 1991 1992 ▂▂▂▂▂▂▂▂▂▃▃▂▂▂▂▂▂▂▂▂▂▂▂▂▂▂▂▂▂▂▂▂▂▂▂▂▂▂▂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 3.87 1995 2000 ▂▂▂▂▂▂▂▂▂▂▂▂▂▃▃▃▃▃▃▂▂▂▂▂▂▂▂▂▂▂▂▂▂▂▂▂▂▂▂
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 5.65 2002 2006 ▂▂▂▂▂▂▂▂▂▂▂▂▂▂▂▂▂▂▂▂▃▃▃▃▃▂▂▂▂▂▂▂▂▂▂▂▂▂▂
楚雄师范学院 10.4 2005 2010 ▂▂▂▂▂▂▂▂▂▂▂▂▂▂▂▂▂▂▂▂▂▂▂▃▃▃▃▃▃▂▂▂▂▂▂▂▂▂▂
云南大学 5.71 2005 2010 ▂▂▂▂▂▂▂▂▂▂▂▂▂▂▂▂▂▂▂▂▂▂▂▃▃▃▃▃▃▂▂▂▂▂▂▂▂▂▂
西昌学院 7.15 2008 2012 ▂▂▂▂▂▂▂▂▂▂▂▂▂▂▂▂▂▂▂▂▂▂▂▂▂▂▃▃▃▃▃▂▂▂▂▂▂▂▂
中央民族大学 6.38 2011 2013 ▂▂▂▂▂▂▂▂▂▂▂▂▂▂▂▂▂▂▂▂▂▂▂▂▂▂▂▂▂▃▃▃▂▂▂▂▂▂▂
西南民族大学 5.13 2014 2020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3.99 2017 2020 ▂▂▂▂▂▂▂▂▂▂▂▂▂▂▂▂▂▂▂▂▂▂▂▂▂▂▂▂▂▂▂▂▂▂▂▃▃▃▃
云南省彝医医院 7.26 2018 2020 ▂▂▂▂▂▂▂▂▂▂▂▂▂▂▂▂▂▂▂▂▂▂▂▂▂▂▂▂▂▂▂▂▂▂▂▂▃▃▃

  通过对彝医药研究机构的突现分析,整体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热点地区从地州逐渐向省会等中心区域转移,从小范围研究所逐渐向高等院校、高水平医院转移。近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云南省彝医医院进行了较大突现强度的彝医药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力。

  2.4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研究主题和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了解某一领域不同研究热点分布及发展情况。运行CiteSpace 5.7.R5W软件对彝医药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见图5),并对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如“彝族药”并入“彝药”,共形成节点175个,连线42条,网络密度为0.0028,该研究领域发文量>5篇的关键词有17个(见表5),频次前五的为彝药103次、彝医药59次、彝医36次、微量元素21次、化学成分17次。

  本研究选取中心性≥0.04的关键词共18个(见表6),频次前5的有彝药0.89、彝医药0.3、彝医0.16、化学成分0.09、民族医药0.08。

  图4 彝医药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5 彝医药高频关键词列表(频次>5)

序号 关键词 频次 中心性
1 彝药 103 0.89
2 彝医药 59 0.29
3 彝医 36 0.16
4 微量元素 21 0.03
5 化学成分 17 0.09
6 楚雄彝族自治州 13 0.05
7 彝族 12 0.07
8 民族医药 12 0.08
9 icp-aes 11 0.01
10 动物药 8 0.02
1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8 0.01
12 民族药 8 0.05
13 含量测定 7 0.05
14 痹证 6 0.01
15 临床研究 6 0.04
16 指纹图谱 6 0.02
17 海风藤 6 0.04

  表6 彝医药高频关键词列表(中心性≥0.04)

序号 关键词 中心性 频次
1 彝药 0.89 103
2 彝医药 0.30 59
3 彝医 0.16 36
4 化学成分 0.09 17
5 民族医药 0.08 12
6 彝族 0.07 12
7 疗效 0.07 4
8 hplc 0.07 4
9 楚雄彝族自治州 0.05 13
10 民族药 0.05 8
11 含量测定 0.05 7
12 中西医结合 0.05 2
13 临床研究 0.04 6
14 海风藤 0.04 6
15 临床疗效 0.04 5
16 艾滋病 0.04 4
17 骨关节炎 0.04 2
18 脏器系数 0.04 2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得到彝医药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形成38个聚类(为分析与展示清晰,仅分析前十个大聚类),模块化Q值为0.8423(>0.3)表明聚类是有效的,平均轮廓值为0.9559(>0.7)表明聚类是高效率且令人信服的,聚类结果是合理的。为进一步分析彝医药领域研究情况(见表6)。聚类标签是以相关文献题名显示,聚类标签部分列举,但都代表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方向,各聚类的平均轮廓值均大于0.5,表明各类别研究主题比较集中[6]。

  图5 彝医药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前十大聚类)

  表7 彝医药研究关键词聚类情况列表(前十个)

聚类号 文献量 轮廓值 包含关键词
#0 107 0.961 彝族医药、慢性咽炎、咽舒宝滴丸、临床研究、产业经济、云南傣族、地学图谱叠加、四川凉山、傣族医药、资源保护
#1 99 0.986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核转录因子-κb、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生态养殖、金沙青叶胆、生物饲料、饲料添加剂
#2 87 0.92 证治特点、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藏彝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祠别侬钟”疗法、“日补”、“风邪染疾”、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斯色毕”、医病好药书
#3 55 0.922 临床研究、hiv/aids、中西医结合、痛舒胶囊、中彝医治疗、彝医水膏药、桡骨远端骨折、研究现状、朝鲜族药、膝骨性关节炎
#4 48 0.952 民族医药、传统医药、民族医学、民族药产业、joa评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传承与发展、彝药火疗、心病病证、疼痛变化程度(nrs评分、joa评分)
#5 41 0.924 化学成分、二苯基呋喃苷类、联酚苷类、抗炎镇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构鉴定、质量控制、生物活性、肺癌a549细胞、研究进展
#6 39 0.948 临床应用、涩肠止泻散、atr-ftir、指纹特征谱、学术观点、清浊六路、植物寄生类彝药、微量元素、icp-aes、原子吸收光度法
#7 38 0.884 含量测定、uplc、腺嘌呤核苷、鸟嘌呤核苷、胸腺嘧啶核苷、炮制工艺、蜜酒同制大黄、质量标准、β-谷甾醇、性状特征
#8 35 0.935 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紫丹活血片、丹酚酸a、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ⅰ、hplc、丹参酮ⅰ
#9 26 0.96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基体改进剂、微波消解、窝津津花、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金属元素、微波法提取、正交实验、羟自由基

  图6 彝医药研究前十个聚类时间线图

  图7 彝医药研究#0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8 彝医药研究#1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9 彝医药研究#2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0 彝医药研究#3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1 彝医药研究#4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2 彝医药研究#5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3 彝医药研究#6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4 彝医药研究#7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5 彝医药研究#8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6 彝医药研究#9聚类高影响成分图

  图17 彝医药研究关键词时间分区图

  由关键词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见图6-图16)、时间分区图(见图17)以及列表(见表6)可以看出,目前彝医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彝药化学成分分析

  彝药中的有效成分是彝药能发挥其药效作用的基础,故而找出并研究这些成分是实现彝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如#2聚类中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核转录因子-κb;#5聚类中的化学成分、二苯基呋喃苷类、联酚苷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6聚类中的化学成分;#8聚类中的丹酚酸a、丹酚酸b等。以及#1聚类中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6聚类中的原子吸收光度法;#8聚类中的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9聚类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金属元素、微波法提取等,均体现了目前学者已经对彝药有效成分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分析,并已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方法也得到了更新。

  (2)彝医药临床、诊疗研究

  彝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疗效,评价彝医药疗效仍需从临床出发,因此进行大量的临床及诊疗研究十分必要。例如#0、#3聚类中的临床研究;#0聚类中的慢性咽炎;#2聚类中“祠别侬钟”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聚类中中彝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膝骨性关节炎;#4聚类中彝药火疗、hiv/aids、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病病证;#6聚类中临床应用等。体现了目前对于部分临床常见症状、疾病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3)彝医药开发与整理保护研究

  彝医药根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彝药的主要使用区域及药材资源的储备基地,诞生了一批彝医药的文献研究、彝药开发平台或企业。如#0聚类中的咽舒宝滴丸、产业经济、资源保护;#1聚类中生态养殖、生物饲料、饲料添加剂;#3聚类中的痛舒胶囊;#2聚类中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4聚类中民族药产业、传承与发展;#5聚类中的研究进展;#6聚类中的涩肠止泻散;#8聚类中的紫丹活血片等,均表明了目前的研究有集中在彝医药的开发及整理保护,但力度仍待加强。

  2.4.3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CiteSpace将一个变量的值在短期内的深层变化进行度量的手段,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领域内某研究方向的热度,即研究前沿或研究热点[6]。通过对彝医药研究领域内关键词突现分析(见表8),可知对彝药的成分分析研究在2007-2008年前后直至2012年间研究较多,但近十年来无明显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方向。

  表8 彝医药关键词突现分析表

关键词 突现强度 开始 结束 2011-2020年突现时间段
微量元素 6.36 2007 2012 ▂▂▂▂▂▂▂▂▂▂▂▂▂▂▂▂▂▂▂▂▂▂▂▂▂▃▃▃▃▃▃▂▂▂▂▂▂▂▂
icp-aes 4.07 2007 2012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3.87 2008 2012 ▂▂▂▂▂▂▂▂▂▂▂▂▂▂▂▂▂▂▂▂▂▂▂▂▂▂▃▃▃▃▃▂▂▂▂▂▂▂▂

  3 讨论

  本文使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CNKI收录的建库至2020年有关彝医药研究的464篇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应图谱,首次全方位地、全景式地揭示了目前彝医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部分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彝医药相关研究近十年来发文量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贡献较为突出的作者是云南省彝医医院杨本雷、云南中医药大学罗艳秋以及西昌学院罗茜。图谱显示彝医药主要研究机构为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与楚雄师范学院,发文量较大的机构基本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以云南和四川为主。其中云南地区以昆明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主,四川以成都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均为省会+彝族自治州的结构,两省均有大量的彝族人民聚居,且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围绕着云南省彝医医院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楚雄师范学院、云南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但跨区域间的合作较少,区域特性明显。通过对彝医药研究机构的突现分析,整体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热点地区从地州逐渐向省会等中心区域转移,从小范围研究所逐渐向高等院校、高水平医院转移,表明彝医药相关研究从局部区域性逐渐向更高平台转移,研究的水平、层次也有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聚类列表及图谱表明,目前彝医药研究热点及趋势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点:①彝药化学成分分析;②彝医药临床、诊疗研究;③彝医药开发与整理保护研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⑴尽管目前彝药的有效成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7-9],但目前新型的分离、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拉曼光谱分析法(Raman spectroscopy,RS)、基因芯片(Microarray)等应用相对较少,制约了彝药有效成分的纵深方向的研究,且彝药目前研究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常用的药物研究[10-11]。

  ⑵目前对于彝医药临床诊疗优势领域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力度亟待加强,如胸痹[10,12]、骨节病[13-16]与彝医“毒邪”理论致病[17]等。理论的基础研究仍存有相当的不足,对文献古籍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并对彝医药现代临床研究进行规范化整理,一则有利于挖掘出新方、新的治疗方法,另一则有利于彝医药走向现代化。徐士奎、罗艳秋等[18]课题组对彝医药古籍进行了搜集整理,但目前彝医药理论体系构建仍尚不完善,彝医药的一些重要的名词术语、概念尚未得到根本厘清[19]。同时对相关立法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加强[20]。2018年8月,“滇川黔桂四省(区)第十七次彝文古籍协作会”通过了启动编纂彝医药典籍工作,成立了编纂委员会和由郑进教授任主编的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省彝医医院),负责编纂工作日常推进,对彝医药的研究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⑶随着人口的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中药、民族药以及天然资源制品。相对应的是彝医药目前开发、整理的滞后,2003年组建的云南省彝医医院,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彝医医院,也是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全国彝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2010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医药(彝医药水膏药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2020年1月17日,云南中医药大学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成功授牌,也标志着彝医药研究在云南中医药大学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同时,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及设备,开展彝医药传承创新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2]。民族医药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其所消耗的药材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综上,目前彝医药研究相关研究者、机构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发文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且研究的内容存在一定问题,近十年来几无热点及研究方向。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①学者和机构间可以进行更广泛、深入、跨区域的沟通与交流;②对彝医药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仍然大有可为,尤其是彝医药的优势病种治疗方面;③数据、文献挖掘研究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但近年来热门程度有所降低,对该方向可以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总结;④在现有的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傣医药与彝医药重点实验室平台基础上,打造更多相对稳定且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团队;⑤积极投身产业化,彝医药内涵深刻,但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较少,后续可与科研机构、高水平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⑥注重彝药资源保护,目前的彝药资源规模化种植、养殖程度较低,对常用、稀缺资源进行针对性管理与保护,缓解需求压力,保证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关祥祖.彝族医药学概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4(01):2-5.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3]Chen C, Song M. Visualizing a field of research: A methodology of systematic scientometric reviews. PLoS One. 2019 Oct 31;14(10):e0223994.

  [4]Chen, C. Science mapp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DIS. 2017;2(2),1-40.

  [5]Chen C. CiteSpace: A Practical Guide for Mapp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Hauppauge, N.Y., Nova Science, 2016, 169 pp.

  [6]章小燕,雷黄伟,周常恩,等.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胆石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医药信息,2019,36(5):17-20.

  [7]罗建蓉,车逸豪,苏锦松,等.彝药琵琶甲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OL].中药材,2020(12):2924-2927[2021-03-26].https://doi.org/10.13863/j.issn1001-4454.2020.12.014.

  [8]罗茜,黄晓路,闵诗蕴,等.彝药翻白草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20,48(21):29-31.

  [9]张彬若,刘录,李晓红,等.彝药地蜈蚣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J].中药材,2020,43(04):915-919.

  [10]张光云,童英,杨丽萍,等.小红参临床应用与药理学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12):51-54+71.

  [11]杨燕,方其仙,张梅.彝药两头毛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9):32-34.

  [12]吕仪. 基于Nrf2/ARE通路探讨彝医天麻通心脑方对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13]童妍,罗伦才,季小平,等.彝药劳伤药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6):1-3.

  [14]景明,郭佳,贾延涛,等.彝药“金基痹痛舒”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09):20-21.

  [15]黄胜男,刘圆,曾锐,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彝医治疗骨伤科疾病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24):13-17.

  [16]潘立文,张荷兰,陆鸿奎,等.彝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色探析[J].中医药导报,2020,26(11):74-76+83.

  [17]吴海妹,陈子方,沈凡艺,等.云南省傣医、彝医“毒邪致病”理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性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1):35-38.

  [18]徐士奎,罗艳秋,张雯洁,等.云南省彝医药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报告[J].中国药事,2015,29(12):1292-1298.

  [19]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等.对彝医药发展现况的研究与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7,23(10):38-43.

  [20]姚明,赵建国.民族医药保护发展研究——基于地方立法的视角[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1):117-124.

  [21]郑雯婧. 彝医水膏药疗法的整理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20.

  [22]袁莹. 楚雄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A].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五:医药与健康[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