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专题 > 2021名老中医走基层惠民义诊 > 互联网+中医药 >

云南首个三甲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落地保山, “互联网+”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2021-08-20 12:00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一中医、一脉枕、一银针、望闻问切……这是人们对中医药的传统印象。现如今,古老的中医药渐渐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千年瑰宝焕发新生。

  2021年4月25日,云南省首个三甲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保山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获批,标志着当地中医药事业步入智慧医疗发展新阶段。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保山市中医医院进一步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推出“线上复诊”、“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移动支付”、“在线随访”等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从诊前防未病到诊中治疗,从诊后康复到药品配送,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服务,传统中医药正焕发新的活力。

  百姓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这是西藏的一个患者,她通过平台找到我,已经是第四次在线看病了。目前她的身体状况已基本恢复。”

  保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和东英正在电脑前为一名远在西藏的病人“远程问诊”。通过观察病人上传的图片、对病人进行线上询问,在非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和东英开具了一张“电子处方”。

  和东英所说的“平台”,是保山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电子处方”通过平台发送,患者付款,药房配药,物流发货,几天后,患者就可以收到所需药品。

  在和东英看来,中医有时需要多次复诊,而互联网问诊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扩大了服务群众的半径,有利于将中医药的福利惠及更多人。因而,每接待一名患者,和东英都会发一张印着保山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二维码的名片。患者用手机扫码后,复诊通过网络进行,不用再跑一趟。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亚健康人群只需一部手机,便可在线上找到自己的诊疗医师,进行在线图文问诊。

1.jpg

在线缴费。李军 摄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程医疗深受群众欢迎。加之国家对互联网医疗的利好政策频出,患者明显向线上转移。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新增的中医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超过2019年一半,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为2.15亿,占网民整体的21.7%。

  今年4月,保山市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获批,实则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心剂”。

  “远程医疗将会是一个持续受欢迎的全新诊疗方式,预计未来用户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加。通过线上问诊和线下医疗相结合,我们可以盘活现有医疗资源,提升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水平。”保山市中医医院院长杨必超表示,医院将以互联网医院牌照获批为契机,制定中医优势病种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将“互联网+慢病管理”、个人健康管理作为后续建设重点,分步、分阶段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营工作,切实降低患者看病用药成本,让百姓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诊前,面向患者提供以病寻医、精准择医导诊服务,实现在线问诊、在线分时段预约、预约检验、预约检查、查询坐诊信息,申请办理入院等功能服务,利用互联网的高触达率和便捷性,让患者不用到医院就可完成业务流程。

  诊中,互联网医院拓宽和提升了实体医院的服务效率,是对现有医疗服务资源的补充,让医生和患者在不占用医院资源的前提下完成诊断、处方、购药、支付、送药到家等过程,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诊后,是发挥互联网医院真正作用的环节。在以往的诊疗流程中,当患者结束院内的诊疗过程后,医生便失去了对患者的管理,后续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都无法追踪,而真正影响患者病情的恰恰是诊后环节。据统计,由于用药依从性差,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的情况超过50%。所以互联网医院通过建立医生和患者诊后沟通平台,解决了医生和患者无法在院外进行沟通、医生无法监测患者数据等缺失能力。

  不仅“望闻问切”上了“云端”,膏、散、丹、丸也实现了智能配送。

  借助互联网平台,保山市中医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了药品配送,向全国各地配送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并将陆续开放西药、中成药、代煎剂配送,患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能体验到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

  “上面有二维码,我们核对发药后,快递公司很快知道订单信息,一般我们中午打好包,下午快递就发出去了。”保山市中医医院中药师詹凤谊说,二维码可以追溯药品的各项信息,让患者更加放心。

  保山市中医医院79名符合条件的医生入驻医院互联网服务平台,56名主治医师开通在线咨询服务。融合视频、图文等交互手段,保山市中医医院优质的中医药资源突破院墙,为更大范围、更多人群提供全方位互联网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保山市中医医院互联网服务平台访问量80896人次,累计注册用户数4476个,预约挂号使用2256人次,检查检验报告推送1947人次,诊间支付22435人次,累计问诊1926人次,药品配送云南、北京、江苏、福建、广东、海南、陕西、四川、西藏等9个省市和自治区。

  中医国粹得以传承弘扬

  保山中医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自汉代以来,戍边的将士、贬谪的官吏、远行的商旅带着中医药从中原巴蜀来到保山,集合当地民族传统医药,使中医药在保山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之后,保山中医药不断发展,始于清朝初叶的一年一度端阳花市,作为中草药宣传、销售、交流的盛会闻名省内外,也因此确立了保山作为滇西中草药集散中心的地位。

  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其作为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全省率先提出用3至5年时间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目标,于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

  在推进中医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始建于1981年的保山市中医医院担当起“排头兵”的角色。该医院始终坚持“精中医、强综合、名特色、展优势、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模式,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固本强基、稳抓机遇,把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放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优先位置,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提升诊疗服务水平,逐步形成“龙头领先、枢纽中联、网底扎实”的发展格局。

2.jpg

  叮嘱用药。李军 摄

  保山市中医医院现已成为集中医医疗、中西医结合、预防保健、科研康复、教学实习、急诊急救和对基层指导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一个医院的实力是否强,核心还是医疗技术水平。近年来,保山市中医医院将市民需求量大、中医特色突出的科室作为优先培养对象,并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专科全面发展。该医院广泛运用中药汤剂、针刺、艾灸、拔火罐、推拿、刮痧、药浴等中医药技术,辅以自主研制的体位垫、腰垫、桑枝棒、电火针等用于临床,诊疗效果显著。

  “一二三,抬腿,放下……动作轻点,我们慢慢来。”在保山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六楼康复诊疗区,针推科康复治疗师正在为一位患者做康复训练。患者是一名70多岁的老人,因急性脑梗导致左侧肢体活动无力、口眼歪斜,经过三天康复训练,目前已能自主缓慢行走。

  2020年7月,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第二批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名单中,保山市中医医院在列。在保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科室运用针灸及火罐、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在内、妇、儿、外、骨、神经、皮肤、五官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项痹、腰痛、肩痹、面瘫及膝痹已形成完整的中医诊疗方案。

  针推科在收集、整理和优化滇西片区民间传承的中药、中草药特色疗法的基础上,研制出的通乳膏、九制豨莶颈枕、九制豨莶腰垫、哀牢跌打穴位膏贴4种制剂被广泛应用。

  经过40年的传承与创新,保山市中医医院打造了一批中医特色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中医专科品牌。目前,保山市中医医院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拥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肛肠科和骨伤科,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针推科,有市级中医重点专病2个:中风和消渴。医院的体外震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脊柱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检及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陶瓷棒微创术等优势技术赢得广泛赞誉。

  对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技艺坚守的背后,“工匠精神”耳濡目染,代代相传。保山市中医医院的青年后辈在夏惠明、郑进、陈林兴、余月明、王云川、庄文琪等中医专家们的一言一行、一病一诊的带教中,领略并体会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杨必超表示,传承中医国粹不可松懈,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是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大势选择。“我们将不断强化中医特色临床科室建设,力争把针推科建成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把康复专业建成疗效显著、中医特色明显、在滇西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康复治疗专科。”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也凸显了“中西合璧”的特色:AI人工智能磁共振、GE螺旋CT、高频胃肠机、CR、DR数字摄影系统、Pacs数字化影像系统、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高清腹腔镜、胃镜、德国霍尔曼臭氧发生器、美国史赛克关节镜等,这些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已能较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互联网+中医药”加速发展

  挂号、排队、取药等候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这“三长一短”是公立医院的老问题。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让市民就诊更便捷更舒适?

  挂号不用排队,候诊无需等待,费用在线缴纳,报告随时查看……在保山市中医医院,只要通过该院的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服务平台,预约就诊时段可精确到半小时以内。看完门诊后,检查费、药费、治疗费等各项费用均可在线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完成缴纳。一站式的智能就诊体系,不仅能让患者轻松地看病,时间也比过去缩短了一半。

  借力“互联网+”,保山市中医医院以“无所不在”的网络,打造“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智慧医疗,带来便捷就诊体验。

  “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中医要有中医的味道!”在保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科主任王恩斌说,八成以上的骨科疾病患者仅通过中医非手术治疗即可得到较好疗效,但是对于必须手术的患者,他们则通过创新手术方式,让手术损伤减到最小。据王恩斌介绍,在平台在线问诊的患者遍布全国各地,其中距离最远的在内蒙古。

  保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之一,堪称该院的一张“王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治疗脊柱、运动医学、创伤和关节等骨病中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膝关节镜在膝关节病中的临床应用”“小针刀及钻孔注入香丹注射液治疗股骨头坏死”“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运用”等疗法分别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3.jpg

  扫码就医。李军 摄

  保山市中医医院住院楼前,立着“药王”孙思邈的雕像。孙思邈曾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为了“苍生大医”,为了让诊疗服务更有温度,保山市中医医院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历年来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工作,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优质护理质控考核计划和标准,以保障各项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住院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

  创新离不开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碰撞与融合,离不开一代代保山中医人敢于先行先试的精神和大胆拥抱前沿医疗技术的新思维。

  2019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2020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根据疫情防控需求,保山市中医医院迅速响应,积极推出了“线上问诊”、“线上复诊”、“药品配送”、“移动支付”、“在线随访”等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减少患者外出需求和在院就医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互联网医院建设初具雏形。

  2021年6月26日,第四届云南省数字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上传来喜讯:保山市中医医院成为全国首个三甲“互联网中医医院区块链存证”试点单位。这意味着,数字化技术将为中医提供可靠的技术驱动力,“互联网+中医药”将实现一体化融合。

4.jpg

  小针手术。李军 摄

  “云南首家”“保山唯一”三甲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加持,让传统“老字号”焕发新活力,“互联网+中医药”迎来加速发展期。

  “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将探索‘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坚持差异化发展,拓展中医院优质服务能力,建成综合服务能力较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中医文化浓厚、规模适度、辐射滇西,逐步走向南亚东南亚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杨必超说。

  越来越多中医理念与诊疗服务被运用到“指尖”。不仅如此,着力提升医院“硬实力”的诸多项目建设也在快马加鞭:加快推进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室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加快完成治未病科和门诊综合楼的改造,扩大医院业务用房;持续发挥“名医”带教示范作用,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促“名院”……

  风帆高扬,起势破浪。保山市中医人为推动中医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全民健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担当作为,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