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内科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4)

2010-04-23 09:41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丘墟、阿是穴。

    配穴:上肢加天宗,下肢加秩边;腕、踝、肩、膝(耳穴)。

    阿是穴位置:关节肿痛处。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8~10穴。针刺手法如下:大椎、神道、身柱、至阳、筋缩、小肠俞、委中,用徐进疾出之泻法;脾俞、肾俞、太溪用浅刺轻捻之补法;阳陵泉、丘墟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补中有泻法。配穴可酌情选用,天宗穴用合谷刺(鸡爪刺)法,使感应向肩部放射,秩边用输刺法,反复提插,使感应向下肢放射。

    阿是穴,如为肿胀关节,以皮肤针重度叩刺出血。手指肿胀伸屈不利,三棱针刺四缝。耳穴,以王不留行籽贴敷,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在较大关节如腕、踝、肩、膝肿胀处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拔罐

    上法每周治疗2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周。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4例,显效10例(29.4%),有效20例(58.8%),无效4例(11.8%),总有效率88.2%。本法完全按照传统针法取穴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区选穴。

    1.上肢前区:包括肩前部、上肢内侧、手掌部,主要取手三阴经的穴位及患部。

    2.上肢后区:包括肩后部、上肢外侧、手背部,主要取手三阳经的穴位及患部。

    3.下肢前区:包括股前部、膝关节前部、胫前部,主要取胃经、胆经、脾经的穴位及患部。

    4.下肢后区:包括髋关节、股后部、■窝及腓肠肌处,主要取膀胱经的穴位及患部。

    5.足背区:包括足背部和内外踝,主要取胃经、脾经、肾经、膀胱经、胆经的穴位及患部。

    (二)治法

    药物用防风麻黄川芎、透骨草、生地、蕲艾、杜仲、牛膝、木瓜当归、川椒、寄生各12克。用具为竹罐(以四川产淡竹制作),长4~6厘米,内径1~4厘米数十双;特制的梅花针式三棱针以及一用来叩击针柄的针槌。

    令病人取适当体位,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五区中选择有关治疗穴区。

    1.刺法: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持针柄,使针尖贴近皮肤,右手握针槌叩击针柄前端,叩到即可,使针尖刺入皮肤后马上提起,相当于皮肤针弹刺。刺激量分为二种:重刺激,叩刺后马上出血,主要用于体质好、症情重、肌肉丰厚处;轻刺激:叩刺后不出血,须待拔罐后才出血,主要用于体质差、症情轻、肌肉浅薄处。每次治疗叩刺次数一般依据病变部位大小决定,前者多而后者少,平均约数十次左右,每次出血数毫升至十数毫升。

    2.拔罐法:先将前述之中药用布包好,以凉水浸泡,然后放入开水内煮15分钟,再将竹罐放入中药水内煎10分钟即可使用,水温宜降至65~75℃左右为合适,过低不易吸附,过高则易造成烫伤。可根据部位、病情及病程,病人耐受能力适当调节水温。操作时,将煮好的竹罐迅速倒掉药水,用干热毛巾擦干罐口后,立即将其扣在刺络之处。留罐15~20分钟,以针孔出血、局部深红为度。取罐后宜用消毒敷料擦净血迹,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每次取1个区(双侧)即可,一般每周治疗两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休息两周,如体质强壮,病情较重或多关节受损时,每周治疗三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35例,结果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恢复)10例;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功能障碍明显改善)13例;有效(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有一定程度改善)8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为8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