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治疗痛经效果显著(2)
时间:2010-04-24 21:32 来源:国医在线 作者: 点击:次
技术操作方法 一、操作步骤 分为解痉、调整、通络、化瘀四个步骤。 1.解除腰骶部位肌肉痉挛(解痉)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和八髎穴,施以轻柔的手掌按揉法,约5分钟。 2.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调整) ①患侧下肢屈曲髋膝,健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面对患者而立;医者一手置于患侧肩前部,另一手肘部置于患者髂部,手指置于调整节段棘突而定位。②腰部小幅度缓慢旋转至腰椎最大活动度,并使调整节段处于扳动支点位,再给予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常听到“喀哒”腰部弹响声(或虽无弹响声,但手指感到后关节错动感),提示调整成功。 3.腰骶部位疏通经络(通络) 患者呈俯卧位,在腰肌痉挛(或棘突偏歪)部位、肾俞穴、大肠俞、八髎穴等,施以直线擦法,以腰骶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4.小腹部位理气化瘀(化瘀) 患者呈仰卧及屈膝屈髋位,在气海穴、关元穴施以拇指按揉法,约5分钟;在小腹部位施以全掌摩法,约20分钟,以小腹部位有透热感为度。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经前2周开始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 三、关键技术环节 1.使第4腰椎关节突关节等调整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位,并实施两手相反方向3°~5°的手臂常规推扳力。 2.在腰骶部大肠俞与腰阳关的横向连线上,上、次、中、下髎即八髎穴的纵向连线上实施“直、长、匀”擦法。 3.在脐下的小腹部实施不间断的全掌摩法,直至小腹部有透热感。 (责任编辑:张小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