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经常流口水,中医教你巧调理(2)
时间:2016-04-05 16:37 来源:国医在线 作者:许超其 点击:次
(二)食疗调理 1、莲子: 清代《本草备要》说,莲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宋代《太平圣惠方》载莲子粉粥,每次取莲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疗年老体弱、慢性泄泻、多梦失眠、夜间多尿,令人强健。 2、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适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炖煮至稀烂即 3、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4、玉米两个,排骨200克。 制用法:排骨和玉米放在锅内煲汤,熟后吃玉米、排骨喝汤。 5、胡萝卜2个,青椒适量。 制用法:放在锅内,加入调料爆炒,待熟后食用。 6、南瓜、小米。 制用法:南瓜和小米放在锅内煮熟后食用。 7、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8、健脾: 可用山药、白术、苡仁、土豆、白扁豆、红薯等,只要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用它们熬粥、炖肉、单煮均可,如果放一点荷叶,醒脾效果会更好。 9、用瘦牛肉30克,香菇10克。 牛肉先用粉面裹好。汤沸后入泡好香菇,再拨进牛肉片,同时点入适量味精、食盐、香油,煮沸后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